蚊虫危害大 传播疾病多
 

蚊子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00多种。我国有300余种蚊子,分布广泛,常见的有按蚊、库蚊、伊蚊三大类。蚊虫不但会叮咬吸血,而且会传播许多疾病,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一种有害昆虫。今年入夏北京地区雨水较多,为蚊虫的孳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蚊虫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

乙型脑炎,是一种发病急、来势凶险的急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伊蚊和按蚊亦会传播。当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侵入人体,先在被叮咬者的局部细胞及淋巴结中繁殖,并不断进入血液。当被叮咬者免疫功能不强时,病毒大量繁殖,经血流散布全身,并通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乙脑的主要症状有突然高烧、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部发硬强直等表现,严重时会发生昏迷、意识障碍、抽搐和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抢救,会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经过紧急救治保全了性命,但仍有部分患者会遗留有语言障碍、瘫痪、精神失常等后遗症。

疟疾,俗称“打摆子”,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携带疟原虫的蚊虫传播,传播媒介是按蚊。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患了疟疾,患者会出现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多次发作后可出现鼻唇部疱疹、肝脾肿大和贫血,对健康危害极大。其中,脑型疟疾发作凶险,多为恶性疟原虫所致,除有高热和剧烈头痛,还可有惊厥、昏迷、精神错乱、颈项强直,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迅速死亡。

丝虫病,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人体淋巴系统或其他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由库蚊传

播。早期症状有发冷、发热、肌肉酸痛,腹股沟淋巴结肿痛,然后沿大腿内侧淋巴管自上向下蔓延发展,导致下肢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表现下肢红肿疼痛。反复多次发作数年或十数年后,会出现淋巴水肿、乳糜尿和下肢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医学上称象皮肿,俗称橡皮腿。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疲乏,牙龈、鼻腔或消化道出血,并有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出血明显,可导致休克,病死率较高。还有黄热病,也是蚊虫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一些地区,前往该地区出境旅游者应接种黄热病疫苗以预防。另外,研究发现蚊虫叮咬吸血还会传播乙型肝炎。

当然,在夏秋季节被蚊虫叮咬是很常见的事,并不

是每次被蚊虫叮咬都会染上传染病,但起码会在叮咬处起一个又红又痒的肿块,因抓痒而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在临床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大力开展灭蚊防蚊活动,对保障健康有重要意义。清除杂草、垃圾,消除积水、疏通污水沟等,可消灭蚊虫的孳生地。家庭中安装纱门纱窗,应用各种驱蚊器具和药物灭蚊来防蚊灭蚊。在户外活动穿长袖、长裤,暴露在外的皮肤涂抹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如驱蚊剂、清凉油,也可防止蚊虫叮咬。此外,对高危人群接种乙脑疫

苗,可预防乙脑;对进入疟区者服用抗疟药,可预防疟疾。至于被蚊虫叮咬起了又红又痒的肿块怎么办?可外涂止痒水、花露水、或75%的酒精、或清凉油、风油精等,注意不要猛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徐文端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