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减肥”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减肥方法,不少人认为肥胖和体内存在湿气有关,于是盲目采用大量出汗、喝祛湿茶等方式减肥。但祛湿不当反而会损害健康,导致身体出现其他问题。
那么,“祛湿减肥”真的靠谱吗?伏天祛湿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01
祛湿真的能减肥吗?
从传统医学视角看来,湿气重确实可能导致虚胖。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指体内代谢失衡,导致痰湿积聚,其症状表现为肢体沉重、容易疲劳、身体水肿等。
而且,湿气重的人往往代谢较慢,容易形成“虚肿”,表现为脂肪松软、体型臃肿。
在现代医学视角看来,祛湿可以改善代谢与水肿,但水肿并不等于脂肪。所谓的“湿气重”可能是淋巴循环不畅或盐分摄入过多,导致代谢减缓、内分泌紊乱、消化功能下降,以及下肢水肿等。
这种水肿型肥胖,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等方式减少体内多余水分和改善代谢,确实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
但单纯祛湿只能短暂减轻水肿症状,并不能真正地减少脂肪达到减肥效果。真正的减肥需要结合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
02
不当祛湿,小心越祛越虚
祛湿既不能盲目也不能过度,也并不适合所有人。
出汗越多≠祛湿越快。
大量出汗并不等于祛湿,而且三伏天通常温度较高,在高温时段剧烈运动,过度出汗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热射病,影响身体机能,且出汗多主要流失水分,与燃脂无关。
祛湿茶不是人人适用。
有人会选择红豆薏米水、玉米须茶、生普洱等茶饮作为祛湿方法,但祛湿茶并非适合所有人。脾胃虚寒者饮用寒性祛湿茶可能会导致腹泻。
此外,有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或畏寒肢冷、易腹泻等症状的人,气血两虚的人、孕妇、老年人与儿童也不能盲目祛湿,否则有可能出现其他健康问题。尤其是孕妇,祛湿不当可能刺激子宫或影响胎儿发育,必须遵医嘱。
03
夏天祛湿的正确方法
1.调整饮食:吃对食物,健脾是关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虚会产生湿气,因此祛湿需先健脾。可以多吃山药、莲子、芡实、小米、南瓜等健脾食物,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吃一些赤小豆、薏米、冬瓜等利湿食物。
同时,应减少或避免食用冷饮、甜腻食物、油炸食品等加重湿气的食物。
2.运动祛湿:适度出汗,增强代谢。
三伏天运动,可以选择健走、八段锦、游泳等运动,借此增加身体代谢,促使湿气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天气过于炎热,应选择较为凉爽的时间段运动,不要过分追求出汗量,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调整生活习惯。
上班族或者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睡前还可以用艾叶和生姜煮水泡脚,帮助排湿。
夏季炎热,应避免空调低温直吹,以防止毛孔闭合,湿气滞留。此外,潮湿环境容易使湿气入侵体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祛湿确实有助于改善水肿,但祛湿不等同于减肥,更不宜盲目,应结合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才能达到健康瘦身的效果。如果湿气症状严重,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调理,切记不要盲目相信祛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