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村村口的保安加紧了对进出人员和车辆的巡查登记。许国明 摄 JJ023
H7N9疫情“跳出”华东,入侵华北。4月13日凌晨,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北京确诊了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据了解,这名患者为顺义区后沙峪镇古城村的外来暂住7岁女童姚某,河北张家口市人,4月2日搬到后沙峪镇。这名一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两周时间没有上学了。其父母刚到后沙峪就接手一个活禽宰杀摊位,但是这份生意只经营了4天,共卖了73只鸡,一家三口炖了两只鸡吃。4月6日,接到管理部门通知,姚家停止了活禽经营活动,可谁也没想到5天后姚家小姑娘突然发病。目前女童父亲正在村中隔离,母亲感觉身体不适,在地坛医院就诊。
病情 一天半确诊
据了解,患儿4月11日上午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头痛等症状,11时父母把她送到地坛医院就诊,13时以“肺部感染”收治入院。
北京地坛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患儿入院后,医院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确认为流感监测病例后,医院于4月11日23时50分(距离发病时间15小时)给予患儿达菲抗病毒以及补液支持治疗,后因病重给予心电监护,转至ICU病房,给予吸氧治疗。经过积极治疗,患儿咳嗽憋气症状明显好转,昨天上午,患儿体温已从起初最高的40.2℃下降到35.9℃,肺部“湿罗音”消失。目前该患儿病情稳定,能吃能睡。但毕竟患儿的病程较短,从全国来看,大多数病例严重时在3至5天以后。达菲的使用疗程是5天左右,如果其两次病原学检测均呈阴性的话,就表示孩子已经完全康复,达到出院标准。
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表示,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确诊和救治过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患儿病情也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保障 十大防控措施
4月12日晚,当姚姓小姑娘还是本市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就已连夜召开会议,部署本市防控H7N9禽流感十大措施。
一、依托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本市已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下设监测组、医疗组、流调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组、畜牧兽医组、社会防控督导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二、严格取缔各类活禽市场,停止活禽交易,停止信鸽放飞,由农业和园林等部门加大对禽类(野禽)进行监测。
三、卫生部门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高危人群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由社区对四类高危人群(禽类饲养、屠宰、储藏、运输人员;禽类交易经营人员;公园禽鸟养殖人员;动植物保护和候鸟监测人员)实施健康监测,启动55家传染病网络实验室,对流感样病例实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筛查。
四、卫生局召开全市卫生系统视频会议,发布了疫情,落实“四早”方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启动应急小分队和流调小分队并实行24小时备勤。
五、药监部门将严格监控市场,做好药品储备,以200万人份为单位储备达菲。
六、商务部门牵头成立物资储备组,做好社会面防控防护物资的储备。
七、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晨午检制度,落实学生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
八、市中医局将组织中医专家介入临床治疗,积累经验,完善治疗方案,必要时启动中医药预防性服药。
九、本市已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舆情专报。市卫生局会同市农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信息。
十、按照“四方责任”要求,由市政府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预测 可能出现更多病例
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表示,现在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禽流感随着候鸟由南向北飞临北京的几率较大。同时,输入病例可能会出现,外埠病人有可能来京;另外,目前既然本市已发生一例,说明本市的禽类可能已经发生感染情况,不排除北京继续出现更多病例。随着周边省区疫情的出现,也将影响北京疫情的发生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北京患者不会因没钱而治不起病。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告诉记者,本市新农合、社保报销覆盖面大,报销比例高,民政部门也有困难人群保障,因此北京的H7N9患者不会出现因没钱而治不起病的情况。他介绍说,虽然H7N9禽流感是新病毒,但治疗药物都在医保范围之内,而北京的新农合和社保人群覆盖面达到90%,不足的方面还有民政部门的困难人群保障基金。
记者刘菲菲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