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将电极佩戴到头部测量脑电波,并再现听到或想到的声音的方法。在一个简单的实验中,AI以约80%的精度复原了受试者的声音。
发布日期:2021-02-26 来源:中国科技网
1月初,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两个跨越文本与图像次元的模型:DALL·E和CLIP,前者可以基于文本生成图像,后者则可以基于文本对图片进行分类。这个突破说明通过文字语言来操纵视觉概念现在已经...
发布日期:2021-02-26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AI技术的突破正快速改变医疗领域的面貌,例如,当医生打开CT片子,新冠肺炎的感染区域通过AI方式被自动勾画,全肺的感染情况精确到每一个肺叶、肺段的感染体积以及百分比,医生据此可以更有效地掌握更...
发布日期:2021-02-26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高端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改观!记者今天从福州大学获悉,该校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类高性能的纳米闪烁体长余辉材料,...
发布日期:2021-02-25 来源:科技日报
“超高温”与“超低温”共存,“超强磁场”与“超大电流”并行,要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必须要有性能极其特殊的材料承载。新春前夕,记者走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听到一个又一个中国“超级材料”从无到...
发布日期:2021-02-25 来源:新华网
轻、薄、功耗低、主动发光、无视角限制……在显示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这些特性,被寄予厚望,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流。
发布日期:2021-02-25 来源:科技日报
近期,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和三大运营商2021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悉,2021年我国将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相比2020年继续提速。
发布日期:2021-02-24 来源:环球网
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新疆喀纳斯湖的美景实时呈现在眼前;通过VR修复技术,人们可以观赏景德镇御窑昔日盛景;进入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户就能全景观看楼盘样板房……虚拟现实技术解锁的多种应用新场景正变成现...
发布日期:2021-02-24 来源:新华网
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2021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
发布日期:2021-02-24 来源:人民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27日发表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瑞士及加拿大科学家团队利用改良的“神经假体”,成功实现一种脊髓刺激疗法,可以恢复那些脊髓损伤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维持正常血压的能力。对人类患者开展的初步研究...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设计出两款基于病毒蛋白的生物传感器,当与新冠病毒的组成成分或靶向该病毒的抗体混合时,传感器就会发光。这一突破有望实现更快、更广泛的新冠病毒检测。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科技日报
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皮肤癌治疗新方法,可将纳米颗粒注射到肿瘤中,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杀死癌细胞。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