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3D打印技术,利用普通水凝胶“生长”出结构复杂、强度高、密度大的金属与陶瓷部件,突破了传统光固化立体打印仅能通过感光聚合物的限...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科技日报
一群科学家近日揭开了现代医学最大威胁之一——超级细菌的崛起真相。 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叫质粒的微小环状DNA。它们像细菌世界的“U盘”,能在不同细菌之间插拔、复制、传递信息。其中最危险的信息,就是对...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科技日报
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还可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
发布日期:2025-10-14 来源:新华网
随着人工智能(AI)、自动化、互联技术与先进安全系统不断进步,汽车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度互联。它们能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实现车与车、车与万物的通信,还能搭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提前预警...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科技日报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库”,每年吸收逾四分之一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减缓了全球气候变暖。然而,海水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引发的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把这部分已进入海洋的碳,转...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光明日报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想象一下,宇宙中有这样的天体,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喷泉”,不断向外喷射光和物质,任何物体一旦接近它,就会被猛烈“推开”。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人民日报
鸿雁南飞,是人们熟知的秋日风景。在白露和寒露这两个秋季节气中,皆以“鸿雁”作为物候标识,即:白露第一候“鸿雁来”,寒露第一候“鸿雁来宾”。 从白露到寒露,同一片天空中飞过的都是由北向南的鸿雁,“来”...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随着手捧“源火”盒的采火技术团队代表走上舞台,这一簇来自南海...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科技日报
夜幕下的西藏鲁朗地区,寒气袭人。海拔3000多米的试验场上,一只巨大的白色气球向着深邃夜空缓缓升起。 这只大气球实际是一艘浮空艇,名为“极目一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研制,用于青藏高...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新华网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研究迎来重要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黄学杰研究员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张恒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姚霞银研究员团队,开发出一种...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科技日报
如果一名房地产中介负责推销分子世界的房产,他或许会说:“这是一间宽敞明亮、专为水分子量身定制的单身公寓。” 这样的“房子”确实存在。它们是由科学家精心设计的分子建筑——金属有机框架(MOF)。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这一发现为月球正面与月球背面的月幔温度差异提供了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科学依据,为月球“二分性”特征研究和月球演化提...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