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科学遇见怀疑:1970年那个“摔不碎的玻璃杯”
玻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迷人的材料之一。它薄如蝉翼,却承载着人类跨越千年的梦想与智慧。从古埃及的法老琉璃珠,到罗马帝国的玻璃窗,再到现代科技中的光纤通信,玻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迁。
发布日期:2024-12-13
来源:科普中国
-
蝠鲼:就算被扣上“魔鬼”的帽子,也要在海上翩翩起舞
蝠鲼是一种古老的软骨鱼,早在侏罗纪时期便出现在海洋中了。而从1亿多年前开始,它们的外形就几乎没发生过什么变化。蝠鲼的体形很大,体长在50厘米到1米之间,宽度却可达7米,体重达2吨。
发布日期:2024-12-13
来源:科普中国
-
新型锂电池助无人机不惧温差长距续航
12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忠伟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空域顺利完成试...
发布日期:2024-12-13
来源:科技日报
-
“细菌柯南”如何抵御极端辐射
日本漫画《名侦探柯南》的主角柯南有一个标志性能力,那就是百折不挠,总能化险为夷。而在微生物的世界里,有一种名为耐辐射奇异球菌的生物,拥有与柯南一样的强大生存能力。它拥有超乎寻常的耐受力,能承受的辐射剂...
发布日期:2024-12-12
来源:科技日报
-
为什么要集中清除非洲大蜗牛
它是个“显眼包”,个头很大、爬行缓慢、外壳较厚,并有褐色斑纹,看起来有点像海螺。但它却是陆生蜗牛,而且还被我国列为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这就是褐云玛瑙螺,俗名非洲大蜗牛。
发布日期:2024-12-12
来源:科普时报
-
银杏为何被称为“活化石”?
近期,多地迎来银杏最佳观赏期,景点、街巷、公园……市民们纷纷“打卡”,定格金色美景。你知道吗?银杏树的野生种群其实十分稀少,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发布日期:2024-12-12
来源:人民日报
-
开始逆行,火星真会“倒着走”吗?
12月8日,火星由顺行改为逆行,这意味着火星开始进入最佳观测期,距离冲日不远了。
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但它们的运行轨道和周期各不相同。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新华网
-
既然没人见过活恐龙,那恐龙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20世纪90年代,电影《侏罗纪公园》和纪录片《与恐龙同行》系列首次采用电脑建模技术将活生生的恐龙搬上大银幕,让全世界的爱好者们都能看到这些动物的风采。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科普中国
-
松柏为什么不怕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冷的冬季,傲然挺立的松柏依然保持着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松柏不畏逆境、坚强不屈的品格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在惊叹松柏顽强的生命力时,人们不禁要问:它们何以如此耐寒?
发布日期:2024-12-11
来源:人民日报
-
-
6G通信畅想:远程视频就像面对面
6G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近了?当6G时代到来,电脑单机类游戏有可能不用下载,直接“连网”玩,甚至戴“VR眼镜”玩……
发布日期:2024-12-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受伤星形海葵为何能重塑机体
在地球这个多变的舞台上,每一个生物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人类都能将体温稳稳地保持在舒适的37℃左右,这全靠神奇的体内平衡机制。
发布日期:2024-12-10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