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里
《茶经》说:“茶,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品质优良的树木。”延庆位于华北北部,茶资源匮乏。虽说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却是生活的调味剂,喝茶体现的是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趣,延庆人的生活自然也少不了茶。
延庆地处居庸关外,三面环山。在交通不便的旧时代,多数延庆人的生活范围仅限于妫川盆地,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这就决定了延庆人的生活必需品要尽可能自己加工、制造。茶也不例外。
延庆人善炮制和饮用两种茶:一种是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黄芩茶;另一种是延庆人俗称的“老山串 ”。“老山串”这种茶在延庆以外地区有没有我不得而知,或许是延庆地区独有的吧。
制黄芩茶需采集黄芩的叶、茎、花,通过冲洗、晾晒,切成0.5至1厘米的小段,然后或炒或蒸,制成茶叶。做“老山串”的原料比较复杂,其中由大黄芩、小黄芩、沙棘、石片柳等植物的嫩茎、叶、花和苹果树、枣树等果树的嫩叶构成,有时还放入大枣一起蒸,也有把大枣用炭火烤熟放入茶中的,这样做出的茶既有各种植物香气的混合味儿,又有浓浓的枣香气。“老山串”名称的来源可能与原料品种多,采茶时需要“满山串”有关吧?长久以来,延庆人把两种茶都称之为“老山串”。“老山串”成了延庆“土茶”的代名词。
延庆人做茶一般都在农历五月初,此时的黄芩和其他可入茶的原料枝叶鲜嫩、翠色欲滴,有的植物繁花绽放,正是采茶的时节。特别是五月端午吃粽子的时节,为炮制茶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延庆人讲究在煮粽子的同时蒸茶,锅里的粽子煮熟了,口篦上的茶叶也蒸好了,省时省力不说,蒸好的茶还带有浓浓的粽香气,大大提升了茶叶的品质。据说,茶最好蒸两遍以上,头一遍蒸熟晾干,再上锅蒸,数次蒸制的茶叶味道更醇厚,各种原料也便于融合、入味。延庆人做“老山串”一般都是蒸制,做黄芩茶可蒸可炒,也可既蒸又炒。蒸的茶,茶味醇厚;炒的茶,茶味清香。既蒸又炒则二者兼得。
沏“老山串”和黄芩茶最好用沸腾的开水,开水冲泡的茶黄黄的或红红的,色泽浓重而味道缠绵、浓而不烈,两种茶均具有镇静、清火、生津止渴和改善睡眠等功效,而且还不伤肠胃,是人们消暑、待客的佳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物。延庆地区产的茶自然用延庆的水煮泡最好,无论山溪还是井水,沏出的茶均比异地之水沏泡的茶味道醇厚。《茶经》云:“山野自然生长的茶叶品质为好,在园圃里栽种的茶叶品质较次;在阳面的山坡上或林阴下生长的茶树品质好,反之,品质不好。”并说,“煮茶的水,以山泉为最好,其次是江水,井水最差。”坐落于延庆城北十公里处玉皇顶之巅,龙庆峡内的神仙院是延庆地区著名的“三教”合一古寺院,玉皇顶及其四周,秀峰耸立,空气清爽,阳光充足,水汽滋润,其间采摘的黄芩茶质纯、味甘,可谓延庆黄芩茶之极品。在神仙院饮茶,煮茶之水取自龙庆峡谷内纯净、甘洌的山泉水,泡好的茶色浓、味醇,一盏茶饮尽,杯壁挂有淡淡的黄汁儿……龙庆峡之水,玉皇顶上茶,神仙院自古以来就是延庆品茗之胜境。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