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超市临界食品销售潜规则
 

记者调查超市临界食品销售潜规则

 

  安徽广播网消息(记者:任荣荣) 超市里即将过期的食品叫临街食品,为了能在保质期之内把这些商品卖出去,商家往往会使用很多的促销手段,但无论怎样促销,有一点是相同的,很少会有商家明确提示消费者,这些食品快过保质期了。

  走进超市,醒目的促销、低价等牌子随处可见,其中即将到保质期食品往往充当了促销主力军。一些商家就是看到消费者想买到更实惠的商品心理,故意将快过期的食品与正价产品进行搭售。在合肥市望江路与潜山路交口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正在进行的奶制品促销活动就是采取了这种办法。

  在合肥市贵池路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里,多种乳制品都在促销,其中大部分为买赠形式,其中小瓶的味全优酸乳每两个捆在一起贴上了“买一赠一”的标签,记者发现在这些捆绑促销的商品中,生产日期露在外面的商品大部分比较“新鲜”,而搭售的另一个商品临近保质期的,生产日期则被藏在里面,消费者基本上看不见。在打包销售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并没有明确告诉消费者,这些绑在一起的酸奶是由不同生产日期的酸奶拼装而成的。因为销售人员认为,赠送的肯定是快过期的,这是消费者都知道的事情,没有必要再明确告知了。

  由于商品的生产日期一般字号比较小,再加上和正价商品捆绑销售,更增加了识别的难度。对于眼睛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想要看清生产日期,躲避消费陷阱,就更得下一番功夫了。市民吴大爷说,他每次去超市,都得准备着眼镜。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对于非促销区捆绑销售的临界食品,不会特别去注意生产日期,而超市销售人员甚至会故意不做提醒。一位超市销售人员举例说,像她们正在促销的一款买一赠一的麦片,之所以促销力度这么大,是因为无论正价产品还是赠品,都将在10天后过期,这位销售人员说,为了能在保质期内卖掉这些产品,一般都很少提醒消费者查看生产日期。

  除了将临界食品与正价食品捆绑销售,超市还会根据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将快过期的临界商品摆在货架最外面,而日期比较新鲜的商品则放在货架最里面,而大部分消费者在挑选商品的时候,都是直接从货架最外层拿了放进购物车,不少消费者曾掉入这样的消费陷阱。

  而对于这些食品类的商品,超市规定,只有已经过了保质期或是产品有质量问题的才能退货,因此消费者一旦买到快过期的食品,要求退货,也不是件容易事。

其实早在2007年十月,国家工商总局为了防止消费者误买临近过期食品,保护消费者权益,要求临界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对此,多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知情,但大部分超市仍然没有严格执行。面对超市的这种种销售临界商品的潜规则和销售花招,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同时要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千万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所谓的实惠而掉入消费陷阱。

 

来源:安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