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上半年GDP增速低于全国
 

    京郊日报讯(记者刘菲菲)今年上半年,全市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与全国GDP平均7.4%的增速相比略显低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1997元,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5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4个百分点。

    北京市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就业和价格形势稳定。二季度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较低,除1月份受春节与上年不同月影响,同比涨幅3.3%以外,各月同比涨幅一直维持在2%左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累计上涨2.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是“十二五”以来同期最低涨幅。总体上看,北京市经济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经济走势与全国经济“趋稳向好”态势一致。

    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北京市质量效益有所提升,财政收入增速一直在11%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9%10.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6.6%7.9%;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4%,是近3年来同期最大降幅。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民间投资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1141.6亿元,同比增长27.5%。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立足改善民生的投资和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其中轨道交通投资、水务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7%56.1%,投入医疗卫生、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出增速都在40%以上。

上半年,农业结构调整向符合首都核心功能方向优化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6.7亿元,实现增加值68.9亿元;都市农业生活功能不断提升,生态功能日益增强,观光园、民俗接待人次超过1500万人次,总收入14.8亿元;与农业相关的会展和节庆活动,上半年共举办14项,实现收入1.3亿元。上半年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提高最低工资和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等惠民政策的带动下,城乡居民20%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速均达到16%以上,明显快于城乡居民8.9%10.3%的平均水平。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