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 子
笔者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是下辖11个行政村的浙江省淳安县金峰乡中心学校,今年就招来两个一年级新生。校长很是无奈。为了争取生源,学校开学前专门进行了家访,但家长就是不肯把孩子送进来。其实,遭遇“空巢”现象的乡村学校不止金峰乡中心学校。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天有63所农村小学在消失。
为何出现乡村学校“空巢化”现象,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化发展、城乡师资力量的巨大差距,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如今,乡村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如某地一所乡村中学,今年开学之际,这个只有三十多个初中老师的学校,被城里中学通过考试选拔走了九位年轻优秀老师,十二个班主任一下少了五个,学校的正常教学都无法进行了。现在很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有条件的也把孩子接到城市里接受教育,认为孩子这样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些导致了城市的孩子上学越来越难,而乡村学校越来越没有生源。
乡村学校可以说是农村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在历史上承担着教育农村孩子的重要作用。虽然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无论怎样,乡村都是存在的。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回村创业,我们也在呼吁大学毕业生们到农村就业。因此,乡村学校不仅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且要办好。乡村学校要走出窘境,除了现在不少地方实行的“名校+分校”方式,即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到乡村学校,让城市老师到乡村分校上课,从而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乡村学校还要让孩子从小掌握一技之长,树立自己的特色。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