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风
人民日报官微日前刊登消息称,电商大佬近来纷纷进村,所到之处,刷墙留痕:“要销路,找百度”、“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消息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电商下乡刷墙,你怎么看?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电商下乡刷墙,看上去很时尚、新鲜,但感觉又很传统、古朴。说它时尚,主要是电商的名头对网民来说耳熟能详,他们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城里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于宅在家里网购生活必需品。这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农村人看来还是很新鲜的。如今,电商已经把触角伸向农村了,他们开始拓展农村这块儿尚待开发的市场。然而,电商进入农村的方式却很传统、古朴,就是在农村墙上刷标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墙上的标语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标语,如“农业学大寨”、“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要想发,养鱼养猪还养鸭”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等等。但过去很多标语都是政府倡导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群众。时代不同了,农村标语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包括发布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上级政府机构了,许多商家为了宣传其产品,也开始在农村的墙上刷标语。电商进村刷标语应该是商家在农村进行宣传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其销售方式的信息化而给农村带来了时尚元素而已。
既然已经进村了,不知道电商和农村消费者是否做好互相迎接对方的准备?对电商来说,一定要清楚,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市场,农村的消费者收入相对较低,其购买力也不是很高;另外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电商能否承受,并保证网购的商品及时送到农村消费者手中。对农村消费者来说,网购必须要做好网上支付的准备,不过受文化知识水平限制,很多农村居民没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他们对这种“看不见”的交易的安全性充满疑虑。只有克服这些困难,电商才能真正打开农村市场的大门,而农村居民也因此过上便捷的网购生活。
电商下乡刷墙,我的看法就这些,你怎么看?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