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做统战工作

毛泽东善于把深奥的统战理论,寓于生动的语言之中。他用简洁的语句,沟通统战对象的思想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深邃哲理。

古铜钱:外圆内方

毛泽东时常告诫党的干部,共产党人要坚持原则,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而宜,灵活机动,以便更好地坚持原则。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铜钱,它外层是圆形的,内层中心是四方的,外层可以滚动,但无论怎么滚动,滚到什么地方,一旦停下来后,内层总是方形的,变不了本性。毛泽东用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的统战艺术,他要求做统战工作的同志,要像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做工作时要圆,方法要圆,策略要圆,但是,内心要方正,原则不能丢。

在诸多问题上,毛泽东充分表现出这一特色,重庆谈判可以佐证。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日战争,终于在1945年8月迎来了抗战胜利。老百姓多么希望和平、民主、团结、富强啊!可此时,国民党还坚持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加之有美国的支持,内战的危机严重地存在着。但是,国民党要发动内战,他们还有压力,兵力也在大后方,要争取时间调兵遣将。于是,国民党打出了“和谈”的旗号。1945年8月19日至23日,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去不去重庆谈判?派谁前往?如何谈?面对这种抉择,中共中央的高层领导人在延安展开了争论。有人说,蒋介石搞谈判是摆“鸿门宴”,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上当受骗,毛泽东是党中央的主席,党的领袖,怎么能去冒险呢?

这种不主张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观点在党内很有代表性。但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表示对同志们的关心能理解和感谢,但还是要前往。他分析了客观形势,说明了谈判的理由:今天,全国人民都反对内战,中国人民打了十年,又打八年抗战,长期战乱,不利国家,老百姓渴望和平,我们共产党人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我们若不去,就中了蒋介石的计。蒋先生这个人十分狡猾,他是嘴里邀请我,喊得响,其内心是不希望我去的。如果我不去,正中下怀,他就可以借口说,共产党拒绝和平,共产党不要和平、民主、团结的中国,而要打内战。

毛泽东这一决策是英明的,充分体现了一个战略家、一位领袖的胆量和气魄。在整个谈判期间,他又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以高超的斗争艺术,指挥若定,以谈对谈,以打对打,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赶毛驴:一拉二推三打

西安事变爆发后,陕北的红军高兴极了。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中共中央正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极端复杂的形势,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当时,有人想不通,跑到毛泽东住处,十分惊奇地问道:“怎么!要放掉蒋介石?”毛泽东耐心地解释说:“是啊,放掉他,一切为了抗日嘛!”我们现在对待蒋介石,不能记私仇,不能关他的窑洞,更不能杀他。亲日派何应钦之流,正想利用西安事变,搞掉蒋介石,取蒋而代之,挑起全国范围内的战争。如果这样,就会使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和混乱,只能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不利于中国人民。

当时,毛泽东给他周围的干部和战士作了反复多次的解释,让大家懂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道理。他说:同志们,你们看,陕北不同于南方,这里的毛驴很多,小毛驴有很多优点,有耐力、负重,是农民很好的交通工具。老百姓让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在抗日的问题上,就是像毛驴上山一样,他不愿上山,不愿拿枪打日本,我们怎么办呢?就得向老百姓学习,采用对付毛驴的一套办法,拉他和推他,再不干就打他一下。西安事变就是这样,打了他一下,他会上山抗日的。当前,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完成这一主要任务,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要抗战就要联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我们拉蒋和推蒋,就是团结和联合的办法。但是,陕北的小毛驴也有缺点,很倔犟,有时不听话,还会抬起腿子踢人的,我们要提防着这一面。蒋介石不愿抗日,我们打他一下,让他抗日。但他本性不会改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他还会有对日妥协投降的一面,到那时,我们还要对他进行斗争,还要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打”他一下,“打”他是让他清醒,站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

这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报告,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广大战士的心坎,也把共产党又团结(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原则阐述得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