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或科学进行农田作业,对减轻扬尘、减少雾霾也有较大的缓解作用。据市土肥专家、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不适宜的农事活动和不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就土肥领域而言要“守土有责”,从长远来讲,应多部门联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以节能减排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土肥、裸露土壤和作业方式,都有可能增加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因此,赵永志认为,近期要从这几个方面注意农田作业。
研究表明,PM2.5颗粒物中,氨的成分越来越高。化肥的过量施用,作物不能吸收的部分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把化肥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氨挥发对环境的污染。在使用肥料时,还需将水和肥有机融合,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流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要发展商品有机肥。因有机肥的积造费时、费工等原因,我国绝大部分畜禽粪便等成为废弃物,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商品有机肥是减少环境污染最为有效的措施。
对裸露农田的问题,赵永志建议,冬春季节可以种植三叶草和二月兰等耐寒性绿肥植物,使整个冬季的大田覆盖率达85%以上,春季覆盖率90%至100%,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裸露农田沙尘,还可以作为绿肥翻压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投入,改善农田景观,美化农田环境。
在农事活动上,比如农田耕翻时要看天、看地。看天,就是不要在刮风的天气条件下耕翻;看地,就是不要在土壤干旱时进行耕翻,耕翻后进行镇压;另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尤其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事活动对土壤的扰动,减少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通讯员高启臣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