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是高度集约化的栽培场所,由于长时间的栽培和特殊的环境条件,一旦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就会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酸化、土传病害的发生、养分失衡等一系列土壤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生产中注意以下管理措施,就能保持土壤的健康。
轮作倒茬
在栽培中安排不同科属、不同根系深浅、不同需肥特点的作物进行轮作,可起到平衡土壤养分,减轻土传病害等作用。如在春茬收获后可种植吸肥能力强、根系深的禾本科玉米、高粱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
秸秆还田
在休闲季节填埋作物秸秆,可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调节水、肥、温、气的能力。还田秸秆要无病虫害,粉碎深埋覆土,足墒还田,注意补充氮素。
适量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盐分、土壤缓冲性等理化指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但不是施用越多越好,更不能过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未腐熟有机肥会引起作物烧苗,含有大量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危害作物生长,增加除草、打药等劳动成本。
科学施肥
一是测土施肥,对土壤进行化验,按作物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计算施肥量;二是搭配选择肥料品种,生理酸性与生理碱性肥料搭配,速效与缓效搭配,有机与无机搭配;三是地下施肥配合地上施肥,可采取喷施液态叶面肥,二氧化碳吊袋肥等形式补充施肥;四是施用高效速溶硼肥、钙肥、铁肥等微肥,补充土壤微量元素;施用各种微生物肥料,补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
以水洗盐
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大棚,在休闲期揭掉棚膜,利用雨水洗盐或灌大水压盐。改“小水勤灌”为滴灌、管灌,或者大小水交替灌溉,减少盐分在表层的聚集。
调节土壤pH
对土壤pH小于5,土壤偏酸的大棚土壤,可采取每平方米施用石灰0.1-0.2千克来调节。还可以施用各种类型的土壤改良剂,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
适时深耕
大棚受设施的限制,大型翻耕机具无法进棚操作,长期人工翻耕,致使犁底层变浅、加厚,上下层土壤得不到交换,土壤盐分在表层聚集,每隔3-5年进行一次深翻,加大土壤耕层厚度。
土壤消毒
大棚发生土壤病害,可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有三:一是日光消毒,撤掉棚膜,深翻晒垡,利用日光紫外线消毒。二是石灰氮高温消毒,在高温季节,土壤表层撒施石灰氮40-60千克/亩,灌水覆膜闷棚15天左右,揭膜10天后定植作物。三是药剂消毒,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五氯硝基苯、福尔马林、硫酸亚铁、活性炭等进行土壤消毒。
市土肥站 梁金凤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