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肥料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以次充好。减少氮、磷、钾元素含量,偷工减料,肥料养分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或厂家申请登记的标准值,以明显低于同类肥料的价格销售。
二是标识不规范,误导消费者。国家明确规定,复混肥料生产厂家必须标明各单质元素含量及总养分含量。但一些厂家只标明总养分含量,而不标明单质元素含量,有的甚至连总养分含量也不标,或者故意混淆“植物总养分”和“总养分”概念,用“植物总养分”代替规范的“总养分”;还有的肥料包装上不标识规范的“N-P-K”,用Ca等元素代替。
三是夸大其词,误导农民。一些企业为了引起农户的购买欲望,将肥王、高效、生态等误导性语言赫然印制在包装袋上,误导农民。
为减少假劣肥料带来的损失,建议农民朋友购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贪图小便宜。凡是遇到价格明显低于同类肥料的产品,最好不要购买。
二是不要被新概念迷惑。有些产品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在包装上大做文章,标以“生物”、“活化”,“绿色”等高科技名称,实际是一般产品。
三是尽量到手续合法、有规模、有信誉的商店去购买,并尽量选择大型和有信誉的企业生产的肥料。
四是向经销商索要有效养分含量检测表单,并查看所选购产品的登记证,例如,叶面肥、微生物肥要办理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等要办理省级肥料登记证,复混肥料还要办理生产许可证等。
五是索要发票等购肥凭证。购肥数量较大的客户,最好留存双方认可的肥料样品。
另外,一旦买到假劣肥料,应及时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土肥站等部门举报或投诉。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