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话种菜
 

    二十四节气与蔬菜种植

    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为了保留和传承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使广大菜农了解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促进蔬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首都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时令菜”,本版特约请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曹华老师,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陆续刊登节气与蔬菜农事活动的内容,供广大菜农参考。       ——编者 

    节气与蔬菜生产密切相关。每个节气的温度、光照均不相同,对蔬菜作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比如说:冬至光照时间最短,早上830-9时揭开苫,下午4时盖苫,全天日照时数仅7小时。外界温度下午1-2时最高,仅4-0℃;凌晨4-6时最低,为零下12-20℃,作物生长速度慢。大暑、小暑节气温度最高。华北地区最适宜种植的节气是清明至芒种(4-6月),白露至霜降(9-10月)。

    此外,各个节气最适合什么蔬菜生长和采收上市都有一定规律,所以种植蔬菜要符合气候变化的规律,如清明节人们喜欢吃菠菜、韭菜馅的饺子,叫“透骨青”。原因是清明、谷雨节气(3月中-4月上旬)气候温和、凉爽,适合叶类蔬菜生长,品质好;又如:越冬根茬菠菜、小葱只有在秋分节气(9月下旬)种植,才能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才能长出鲜嫩的产品。若播种过早,冬前长势过旺,越冬时容易死苗;若播种过晚,越冬时植株弱小,不利于安全越冬。

    全国各地节气日期相同但气候差异很大,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当时气候变化来安排蔬菜育苗、定植和管理。一般喜温性的番茄、黄瓜等作物要气温稳定在10℃以上,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才能定植。不同地区的春大棚定植期有很大差异,北京平原地区是春分节(3月下旬)前后,而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地区则是在惊蛰节(3月上旬)过后,大约提前10天左右。

    春分时节,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升至10℃以上,进入明媚的春季。“春分地气通”说明地已化冻,到了蔬菜定植、播种和管理的繁忙季节。

    春大棚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喜温蔬菜定植: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抢“冷尾暖头”的时机适期定植。番茄、茄子等茄果类作物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以上即可定植;而黄瓜、冬瓜等瓜类作物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才能定植。北京平原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如遇幼苗过大而地温尚低时,可采取棚内扣膜多层覆盖的方法来提高温度。其次要清洁田园,将前茬残株、烂叶和杂草及时清除,运至地外集中进行高温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还要注意做好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等技术环节。

    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等瓜果类蔬菜管理: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白天23-30℃,夜间15℃左右;阴天适当降低,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照:经常擦洗棚膜,提高透光率。水肥科学管理,植株整理:及时吊蔓、整枝和打杈,去除下部黄叶、老叶。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黄瓜重点预防霜霉、白粉、角斑等病害;番茄预防叶霉、晚疫等病害。加强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和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

    露地甘蓝、菜花、莴笋、生菜等甘蓝类蔬菜的定植:在定植前5-7天做好低温“炼苗”,北京平原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采用地膜“先天后地”的覆盖方法来提高温度。

    樱桃萝卜、水萝卜、茼蒿、茴香、菠菜等叶类和根茎类蔬菜的播种:要提高整地质量,施用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作底肥,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播种方式,浇足底墒水,播种后覆盖地膜,待出苗70%时撤去,还可采取用竹竿搭拱棚覆盖农膜来提高温度,这样可以提早10-15天播种。

    露地越冬蔬菜的管理:菠菜、小葱、韭菜等越冬根茬菜要及时中耕,去除枯叶,追肥以腐熟细碎的有机肥为主,并在3月下旬及时浇水。韭菜用生物农药或安全农药防治韭蛆。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曹华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