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生产工厂化 亩节水500吨
 

    京郊日报讯(记者刘菲菲 通讯员柯南雁)眼下,昌平区小汤山特菜大观园番茄工厂的西红柿刚刚收获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工厂化生产西红柿,除亩产量高达2万公斤外,亩节水效果十分显著,达到了500余吨。

    记者在番茄工厂现代化连栋日光温室里看到,成排的架子上凸起了一个个小方块,工人正忙着往小方块里播小小的番茄种子,开始新一轮番茄工厂化生产。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蔬菜室主任徐进介绍,这些小方块是岩棉基质,自20129月开始试验番茄工厂化生产以来,全过程无土栽培,工厂化番茄生产每年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1.5公斤,较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平均年产量增加1.6倍;水肥利用率也显著提高,每生产1公斤番茄投入肥料的成本仅为0.26元,较日光温室投入肥料成本降低了38%;每生产1公斤番茄耗水46公斤,较普通日光温室节水16.2%,节水节肥效果显著。

    节水的努力始终在继续。“我们在生产试验中发现,由于缺乏回液消毒再利用设备,约占总量25%的浇灌回液被直接排放到土壤中,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徐进指着温室里一套智能化设备说,“为提高水肥利用率,我们从荷兰引进了封闭式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这套设备主要由水肥一体化施肥机、回液紫外消毒处理机和反渗透控制系统组成。浇灌后流失的营养液通过回液收集装置进行紫外线消毒,再按一定比例混入灌溉营养液,形成封闭式水肥循环灌溉系统,真正做到“与世隔绝”,实现水肥零排放,避免水肥渗漏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节水效果也更加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每生产1公斤西红柿耗水量可降至29.9公斤左右,与日光温室每公斤西红柿生产所需55公斤的耗水量相比,节水可达45.6%,亩节水500余立方米。同时,每生产1公斤番茄的肥料投入成本降至0.18元,较日光温室每生产1公斤番茄投入肥料成本减少57%。据徐进透露,今年这样的封闭式水肥循环灌溉系统将尝试走进京郊农业园区的大跨度日光温室,推广40亩,探索拓宽农业节水道路。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