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防病防虫主要依靠机械和人工手动进行,人工喷洒农药一直是田间工作最危险、最累的工作。且由于人工防治病虫害工效低,不能实现大面积的统防统治,加上病虫的蔓延和迁移,防治效果差,且农药的使用不断增加,使农产品残毒量增大,品质降低。
由于农作物株高和密度的限制,机械难以进入地块喷施农药,即使选用先进的农药喷施机械也会对农作物植株造成一定面积的损伤,影响产量。人工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存在不足,1个人1小时只能喷1亩地左右,不仅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长时间在农田里喷施农药,透风透光性差,容易引起作业人员药物中毒,同时作业质量差,受药面积和受药程度不均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对高大密集型农作物作业时更是无能为力,导致防病虫或除草失败,这也是目前制约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技术瓶颈。而发达国家近20年来一直都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
无人机在农用方面的优势
高效安全。农用无人直升机的喷洒装置宽度为3-4米,作业宽度为4-8米,并且能够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米的固定高度,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80-100亩,其效率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农用无人直升机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飞控导航自主作业。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的应用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只要在无人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内,在田间地头起飞对农作物实施作业,无人直升机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只需在喷洒作业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地面站对飞机下达指令,飞机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自主将喷洒作业完成,完成之后自动飞回到起飞点。而在飞机喷洒作业的同时,还可通过地面站的显示界面做到实时观察喷洒作业的进展情况。
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无人直升机是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并且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传统的好,还可以防止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
节水节药,成本低。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很大程度降低了资源成本。此外,无人直升机油量消耗小,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前景广
美国已经开发出装载摄像头和感应器的无人机来监测庄稼的生长、病虫害情况或者定点精确喷洒杀虫剂和农药。
在佛罗里达州,农民和研究人员用装载了红外线摄像头的小型无人机监测柑橘树,防止其患上致命的柑橘黄龙病。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们和美国雅马哈摩托车公司合作,让遥控无人机在葡萄园和果园喷洒农药或杀虫剂。
目前,这种无人机已经在日本和巴西等国的农业生产中使用。它的用途有无限可能:在空中飞行的装置能用来挡住飞鸟,给树授粉,调查降雪来预测供水量,监测灌溉情况或者种、收庄稼的情况。
农民们表示,无人机技术将给农业带来一场革命,它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田间管理,削减成本和增加产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应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随着无人直升机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将会弥补我国在农业无人飞机应用领域的空白,也是中国农业无人机技术的一场革命,将标志着我国农业真正走向了高科技农业时代。
美 斋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