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小麦咋收愁煞庄稼人
 

    马志敏家小麦倒伏了,难以收割,不少麦粒已经发芽。

    眼下正值三夏,在其他地区农民欢欢喜喜收获小麦时,大兴区礼贤镇的农民却显得十分无助。被大风刮倒的万余亩小麦,晾在田里,农民的心揪到了嗓子眼上。昨天,记者走进小麦倒伏较为严重的礼贤镇东梁各庄村麦田探访。“村里的小麦大都被风刮倒了,用收割机很难收起来,可村里镰刀没了,劳动力进城务工,也没有打麦子的场地了。”村民刘振强垂头丧气地说,倒伏的麦子如不及时收割,下茬玉米播种也会错过农时,损失就更大了。

    在东梁各庄村东头一片麦地里,刘振强瞅见从河南来京的麦客,将收割机停在他家地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您瞅瞅,俺家这麦子还能用机器收不?”麦客快步走进老刘家的麦田,用手抄起倒伏的小麦,仔细查看后,给出了答案:“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试试看,不过每亩的工钱得110元。”

    面对原本每亩60元的机收费涨到了110元,老刘开始盘算着自家小麦目前的收成:“小麦倒得这么厉害,麦粒都是瘪的,我估摸着一亩地也就能收二百来斤,也就能卖个两百多元,光收割费就占去近一半。”

    “不是我有意涨价,您家这麦子收起来很慢,耗时间,也费油。”麦客连忙解释。

    110元就110元吧!不收的话,连玉米都播不成了。”老刘一咬牙,答应了。

    在毗邻东梁各庄村的贺南村的一块麦田里,村民马志敏告诉记者,531日夜晚的大风刮倒了村里大部分小麦,可雪上加霜的是,610日又来了场大雨和冰雹,原本倒伏的小麦再遭重创。昨天,外地麦客开着收割机进村揽活儿,可当麦客看了马志敏家倒伏严重的小麦后,无奈地表示,机收很难,只能用人工收割。

    眼瞅着不少人加价收割了自家的小麦,马志敏很是着急。“今天割了,咱这麦子还能有点收成,要再拖上两三天,下场雨,小麦大都会出芽发霉。”马志敏说,从十多年前,村里就开始用收割机收获小麦,农村的老物件半自动脱粒机、扬场机、木锨、镰刀大都已处理掉了。即便有镰刀,也难以雇到小工;就是雇到小工收了小麦,也没场地打麦子,村里的麦场早没了。“没想到老天爷给俺农民出了这么大的难题!”马志敏说。

    农时不待人。带着当地村民的问题,记者致电礼贤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方表示,目前夏收刚刚开始,面对倒伏小麦难以收获这一问题,该镇已协调农机具80余台,增加农机作业量,将受灾小麦应收尽收,具体收割价格由双方自行协商;同时倡议全镇机关干部为受灾村民捐款救助。

京郊日报记者宋佳音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