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用于给苹果上色的反光膜废弃后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山东栖霞尝试应用新技术,用太阳能增色灯“照红”苹果。
反光膜污染大
用太阳能增色灯代替
“栖霞苹果早已经成了烟台的地理性标志产品,苹果产业也在烟台果业发展中占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烟台市人大代表张朋义说,他所说的问题主要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果园反光膜。
据介绍,栖霞是烟台苹果主产区,全市果树种植面积有70多万亩。在无公害果品生产过程中,为使苹果快速均匀上色和提高品质,目前果农大量使用反光膜。但反光膜是一次性的铝塑合成产品,会对土壤产生一定的危害。
“反光膜的主要危害就是污染环境,目前使用后的反光膜随意丢弃现象严重,一方面塑料很难分解,影响土地肥力;另一方面铝分子容易融入地下水,污染水源。”张朋义说,目前栖霞果园内的污染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反光膜。
“不用的话,种出来的苹果不好看,用了又没有回收的,只能扔在田间地头。”牟平区果农李先生说。
到底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张朋义认为需要技术革新,这同样是栖霞市政府目前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张朋义和栖霞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曾多次到外地考察,最终发现了一款太阳能增色灯可以起到和反光膜同等的作用,还能解决环保问题。
据介绍,他们于今年4月底在栖霞划片做试验,先对叶片进行试验。“到9月底,会在苹果上色方面做试验,从考察的情况来看,太阳能增色灯是可以代替反光膜起到为果品增色的作用的。”张朋义说。
一盏灯可用7年
关键是很环保
使用太阳能增色灯是否会增加果农的成本呢?张朋义称,太阳能增色灯的造价肯定高于反光膜,但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7年的时间。
“苹果上色基本集中在苹果摘袋到下果大约20天的时间里,太阳能增色灯照射20天左右就可以,这样设备的寿命能维持在7到8年的时间。”张朋义说,在使用期间,仅需隔两年换一次电池即可。
张朋义介绍,一盏灯能照射5棵树,一亩地能有40多棵树,用8盏灯就够了。太阳能接收线是一根非常细的线,很容易操作,所以整体应用性比较强。
而反光膜的使用寿命虽然可以算作两年,但到了第二年反光效果就会变得非常一般,所以果农使用反光膜多是一年一换。
如果以牺牲当前环境来发展果业的话,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土壤会越来越不好,最终还是会影响苹果的品质。
“从长远来看,太阳能增色灯会低于使用反光膜的成本,关键是解决了环保的问题,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张朋义说。
王晏坤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