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 书名:二战史
作 者:〔美〕约翰·基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出版
[编辑推荐] 2015年是二战胜利七十周年,推出此书正当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自战争结束以来,始终就是出版市场的热点,但国内市场的大量二战书籍只是剪刀浆糊的产物,严肃、全面、权威的二战史著作寥寥无几。本书作者是当代著名军事史家,长期任教于世界顶尖军事学府,在军事理论领域很有建树,本书亦是二战战史中的权威著作。本书以二战战事本身为关注点,对每次重大战役都做出了相当详细的叙述和点评,对二战中出现新的战争形态,如装甲战、航母战、坦克战、空降战、城战等均以相关战役加以阐释,而这正是诸多军史爱好者的兴趣所在。
[作者简介] 约翰·基根,伦敦《每日电讯报》防务主编,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1998年BBC瑞思讲演人(Reith Lecturer),多年在英国桑霍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讲授军事史课程,并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和瓦萨尔学院客座教授,是当代最优秀的军事史家之一。著有A History of Warfare,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Face of Battle, The Mask of Command, Battle at Sea等。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约翰·基根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在地域上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六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
[各方推荐] 在这本论述精彩的巨著中,我们最有创意的军事史学家阐释了战争和血腥暴力的原因和动机。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约翰·基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无与伦比的。
——《预评》(Preview)
作为一位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令人惊叹地洞悉了主要交战方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战争对它们的直接意义……他把这场战争分为三大战场,即西欧、东欧和太平洋;两个阶段,即1943年前和1943年至1945年。在每个战场和每个阶段,他以一位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困境开篇,然后借助一场独特的战役阐释战争的变化特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颇具权威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