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老龄化和失能未来将获得机器人助力

中国医疗机器人翠湖论坛日前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北京中科鸿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就护理和康复机器人的理论探索和转化实践做了讨论和探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陈殿生教授,一直专注于智能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的技术研究,在本次论坛上做了题为《智能护理机器人技术发展思考》的报告。报告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以及半失能老人在生活辅助、医疗康复、精神慰藉和安全监护等方面对服务机器人的迫切需求,进行介绍床椅一体化、保姆型护理机器人、多功能浴椅、安全监护系统、康复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分享对智能护理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展望。

中国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快,养老服务存在供给挑战,而最紧迫的是半失能老人的居家护理。目前,中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1300万,实际有资质的只有2万人,护理和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应用是缓解现状的重要途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赵军主任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题目是《偏瘫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康复训练动作的设计》。赵主任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动作捕捉、足底压力、表面肌电采集等技术,从关节运动学数据、动力学数据、肌肉活动等多方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更全面和精细的步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动作。与会专家针对本次专家报告开展讨论。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