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癌症”一词,许多人深感“恐怖、焦虑”,认为患了“癌症”一切都完了,只能消极等待死神的降临。就像有人传说的一样“得了癌症,一是被吓死的,二是被愁死的,三是被乱投医治死的,四才是真正病死的”。造成这种恐惧、误解的原因,一是对癌症知识了解不多,二是对癌症难治听说得过多,三是对治愈病人信息知之过少。这就出现“黑暗遮住光明”现象。再有就是有些不负责任的医生见到癌症病人开口就判断“最多能活3个月,回去该吃啥就吃啥吧”。这样一说几乎等于给病人判了死刑。其实,癌症真的这样可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下面的分析你会了解癌症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可以和你和平共处的。最可怕的不是躯体得癌,而是精神、心理得癌。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癌症。癌症是肌体内组织细胞在某种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不受控制的异常增生,挤压周围其他正常组织。也可通过血管、淋巴管向其他部位转移,造成受累器官组织的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和其他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一样都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其死亡率低于心脑血管疾病,难治程度却高于其他慢性疾病。因此癌症的预防相当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常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这种顽疾。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以减轻症状或与癌症共存。患癌后通过积极治疗存活3-5年,甚至8-10年的人大有所在。关键是我们必须做到处处预防,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第一,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及时捕捉癌症诊断、治疗的新信息。第二,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避免有不良的习惯,保持良好心态。如:不吸烟(防肺癌),不饮酒(防肝癌),少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防血癌),少吃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防食管癌、胃癌),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防肝癌、肠癌等)。第三,就是了解一些癌症早期的信号:①身体浅表部位出现无痛性肿块;②皮肤黑痣迅速增大或表面汗毛脱落或局部发痒、破溃、分泌液体等;③持续性消化不良,腹部长期疼痛或肿块;④进食时有进行性吞咽困难、哽噎感或胸骨后不适;⑤持续性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⑥经期大出血或绝经后出血;⑦耳鼻分泌物带血,突然出现视力障碍;⑧经久不愈的伤口、溃疡;⑨原因不明的疼痛或体重减轻;⑩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腹泻便秘交替、血尿等。第四,就是了解目前癌症治疗的方法也很重要。首先最常用的是外科手术,可以切除任何部位的早期肿瘤;其次是放射治疗(俗称烤电),不仅可以把肿瘤的细胞杀死,还对较晚期的癌引起的各种疼痛和出血有很好的效果。再次就是化学疗法(俗称化疗),可以对手术没有切净、放疗没有完全杀死或不能手术、不能放疗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协助提高手术、放疗后的疗效。前两种方法主要驱除局部肿瘤,后一种方法可以预防转移。
总之,患癌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了解一些癌症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癌前病变”的特征,合理选择一些治疗方法,多能获得理想效果,绝不会像传说的那样可怕。
赵成会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