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喜庆之中,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切莫因此而放松,要严防“三道”疾病来犯。
呼吸道 新春乍暖还寒,气温仍低,气候多变,一不小心就会伤风感冒,或者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对年老体弱者来讲,剧烈的气候变化,还易致肺气肿、肺心病加重。
保健要点:①无论居家还是外出,衣服不可见热就脱,或是骤减,多捂几天,“捂”过“倒春寒”,尤其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务必加强“春捂”,注意头、背、足等部位的保暖。②寒从脚下起,“春捂”重在下身,年轻女性千万不可过早换上裙装,只顾“风度”,不顾“温度”。③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④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遵守生活规律。
消化道 新春佳节,食源不断,食事频繁,令人“口”不暇接。然而,口到之处,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也会相伴而来。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上腹及脐周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胆囊炎多发生于高脂餐后,典型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并伴右肩胛下区放射性疼痛以及恶心、呕吐和发热;急性胰腺炎可突然出现上腹部(多在左侧)疼痛,轻者为钝痛,重者为绞痛、钻痛或刀割痛,呈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有的还伴腰背放射痛。
保健要点:①节日“三炎”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或不洁、暴饮暴食以及食油腻所致,因此,进餐以“少吃一口”为佳,适可而止,留有余地。②胃炎、胃溃疡患者切忌饮酒,以防胃黏膜出血、穿孔。③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忌大量进食油荤和动物性脂肪,以免加重胆囊负担。④胰腺病患者饮食不可过饱,尤忌暴饮暴食和酗酒。⑤少食辛辣,食温适中,定时就餐,讲究卫生。⑥“三炎”发生后,对于一时难以辨别的各种腹痛,切莫自作主张,盲目服用止痛药,应及时就诊,以防不测。
循环道 冬春之交,节气更迭,多变气候常使人体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加重的危险时刻。“喜伤心”,节日大喜过望,情绪亢奋,过度劳累,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小动脉痉挛,既往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人,此时极易诱发中风或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保健要点:①加强御寒保暖,防止冷空气的刺激。②劳逸适度,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切忌过于劳累。③控制好情绪,避免大的情绪波动和不良情绪干扰,切莫“老夫聊发少年狂”,高血压患者尤其忌闹。④多饮水,多食绿叶蔬菜以及水果,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及食盐的摄入,饮食不可过饱,并戒烟限酒。⑤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备好心脏急救药品。⑥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发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肢体麻木、步态不稳、语言不利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偏瘫、失语等,以及冠心病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经服用救心药物不能缓解时,须立即就医。
宁蔚夏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