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走出自闭症
 

    4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多数孩子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有一名五岁的自闭症儿童小琦 ,刚见到他的时候特别胆小,学东西时这些症状就更加严重,只要遇到不喜欢的或者有点难度的训练项目,小琦就用拳头打自己的头。每当这时,我就会轻轻地握起他的小手,静静地、微笑地注视着他,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说:“看着老师,不着急,慢慢来,不发脾气!”反复几次之后,他的小手就会慢慢放松下来,脸上也露出笑容,开始按照要求去训练。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不久之后,这个孩子的自闭症状逐渐消失。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放弃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蕴藏着自己的能量,都有无限的潜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只要培训得法,坚持下去,就会收获孩子那充满希望的未来,就会看到一个充满笑声的家庭。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症呢?

    1.发现孩子的异常及时到专业机构咨询、求助,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否则唯一的结果就是耽误最佳培训时机。

    2.树立信心,永不言弃,多看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以鼓励和支持。

    3.母亲每天抽出些时间陪孩子,多和孩子玩亲子游戏,讲些简单的故事,教他说话,即使没有反应也要坚持做下去。

    4.说服自己与自卑心理“绝缘”,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处看看,帮助他找到小伙伴,在与小朋友相处的细节上给予及时的指导,扩大其生活范围,这对孩子萌生交往的愿望很有好处。

    5.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做到不打骂,不指责,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他的症状,不要以为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

    6.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现状,有哪些进步,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训练,而且训练内容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去泛化,举一反三,让孩子学会思考,掌握规律。

    7.夫妻之间有矛盾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8.夫妻坚持定期做家庭心理治疗,调整自己的认知,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更利于孩子的改变。

    9.一定给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耐心、理解、宽容的生活氛围,这是孩子病情好转的前提。

    10.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其他人的一些问话,家长不要事事包办或者代为回答,可给予思考、表达的时间,但是必须让他自己完成,否则只会强化其不良行为。

    11.多向孩子表达感情,可用哭脸、笑脸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识别和观察,让他逐渐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从而自己学会表达同样的情感。

赵向辉 马淑香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