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每天不超1小时
  

在东城区汇文一小,各班教室黑板上新设的作业量控制表十分醒目,

每天的各科作业大概需要多少分钟做完一目了然。

  昨天是新学期首日,市教委为全市小学生、初中生送上减负礼物,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八条新规。新规对减负的关键环节和指标,如课程、作业、考试等方面要求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今年319日起,各学校须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作业:

  小学低年级不留 初中最多90分钟

  按照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和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

  以前,本市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此次新规则明确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也就是说,这两个年级学生的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回家的任务就是玩。

  新规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可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

  教师必须坚持精选、批改、讲评原则布置作业,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在校学习:

  小学不超6小时 初中不超8小时

  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和学校要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考试科目的课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保证质量。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

  据悉,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26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程不得超过15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30节;初中周课时不得超过34节。同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被严格控制: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

  此外,各中小学校每天不得早于8时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和作息时间表应向学生和家长公布。

  考试:小学取消期中考试 初中每学期考两次

  新规定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学段的考试方式、科目和难度、次数。区县不得在小学各年级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以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区县除组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外,不得在初中其他年级组织统一考试。初中各年级每学期只能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的学科考试。区县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增加难度。

  区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排名;学校不得以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学生进行排名。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禁止学校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

  教师:公办校教师严禁有偿补课

  学校、教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严禁以任何名目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在校中小学生集体补习文化课程或上新课,不得通过组织补习、辅导向学生收取费用。公办中小学在职教职工严禁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引导本校学生参加校外文化课补习班。

  教辅材料: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免费

  各区县和学校还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21号),教材和学习辅助资料应从市教委公布的《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

  凡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资料,学校应免费提供。学校和教师严禁向学生推荐或推销任何教辅材料,也不得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料提供服务。

  入学:各种竞赛成绩不作入学依据

  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培训班继续受到禁止。同时,学校不得统一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活动,也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各中小学校不得为学科类竞赛活动提供场地。

  监督:全面监测课业负担

  今后,本市将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性、常态性监测公告制度,主动公开举报监督电话。教育督导部门将把减负工作作为督政督学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导,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成绩优秀的区县、学校和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罚则:违规者全市通报批评

  市教委负责人介绍,此次颁布的新规,中小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于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实,将由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校和个人,由区县教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