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能开在地铁站里?挺新鲜,能办什么业务?”昨天上午9时,本打算去动物园批发市场“扫货”的市民刘莹还没走出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就被新开的一家“地铁银行”吸引了过去。
从动物园站地下2层的站台向上走一层,就是动物园站的地铁商城,昨天开业的“广发银行动物园地铁支行”位于商城一角。而从商城再向上走一层,才能到达地面的地铁站E出口,这家支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地铁银行”。据悉,这也是本市首家“地铁银行”。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刘莹刚进门,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银行有70多平方米,里面有4名工作人员,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内,北侧墙下是一字排开的4台ATM自助机,南侧是椭圆形的填单台,普通银行网点里“必备”的长椅等候区和带着厚厚玻璃的柜台不见踪影。
另一个和普通银行网点不同的是,“地铁银行”非常“通透”,两侧都开了门,乘客可以随意在其中穿行。“地铁站客流量大,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地铁运营,不阻碍乘客进出站。”工作人员介绍道。
刘莹看了看四周,有点儿犯嘀咕:“您这儿连柜台都没有,我想开张新银行卡,可以吗?”
“当然可以。”工作人员领着刘莹来到一台黑色的ATM机前。这台ATM机和其他的机器不太一样,不仅正前方有一块显示屏,低下头还有一块触摸屏。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刘莹拿出二代身份证在感应系统上一刷,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出“申领储蓄卡”等选项。而面前的显示屏上,则立刻出现了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的影像:“需要办理储蓄卡业务的话,请您在触摸屏上填好自己的个人资料。”
“屏幕上这位工作人员在我们广州的呼叫中心,影像是通过网络实时传送的。”银行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客户通过系统与客服进行远程视频咨询,并按照提示完成申请流程。短短几分钟,一张崭新的银行储蓄卡就从机器里被“吐”了出来。“不出地铁站就能办业务,还能当场取卡,确实方便。”刘莹感慨道。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刘卫星介绍,本市首家“地铁银行”的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借助发达的网络和银行自助服务系统,它可以实现除了对公业务外的大部分银行功能。
不过,既然办理业务是以ATM自助机具为主,为什么不直接设置几台无人值守的ATM机,而是要开出一间正式的银行网点?“市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并不只是简单的存取款,网点虽然小,但是我们安排了4位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小额贷款等更多的金融服务。”刘卫星表示,动物园地铁站附近的多家批发市场有着为数众多的小商户,他们正是银行的“目标客户”。
“国外的很多城市,地铁金融都非常发达。把网点开进地铁,算是我们的一次新鲜尝试。”刘卫星表示,比起普通网点,“地铁银行”的营业时间也更长,目前是延续到每天19时,夏天则会延长至20时。对于市民而言,这意味着即便是每天下班后,在地铁站内也能完成很多金融业务,不必再提前去网点“排大队”。
而对于银行而言,地铁的庞大客流也意味着能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首家‘地铁银行’选址动物园站,就是看中了这里每个月高达350万人次的客流。”
既然已经有了第一家,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地铁银行”出现在北京?“肯定会有,目前我们正在和地铁方面协商。”刘卫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但同时表示,暂时还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新闻链接
“地铁银行”
国外很普及
作为普通银行网点的“补充”和银行业务的延伸,在纽约、香港等国际化大城市,“地铁银行”已经十分普及,它能够让消费者不出地铁办理各种金融业务。
比如花旗集团就在新加坡、纽约等很多城市利用地铁设置网点。而此前恒生银行也在香港尖沙咀、铜锣湾(东)、佐敦和观塘4个地铁站内开设“贷款便利站”。客户可通过“贷款便利站”申请贷款,并可获得特快私人分期贷款批核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