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像许多大城市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尤其是今年以来,重度雾霾天气频频来袭,守护蓝天成为了这座城市新一轮的奋斗目标。
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保障市民健康,我区通过严格源头管控,深化结构调整,强化污染治理,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等措施,不断退出“三高”企业、开展“减煤换煤”行动、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平原造林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效果显著,PM2.5平均浓度优于其他发展新区,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了良好环境基础。到2017年,我区PM2.5年均浓度将控制在每立方米55微克左右,优于全市水平。
退:“三高”企业陆续退出昌平
提起鹿牌保温瓶,很多市民都不陌生。这家上世纪60年代诞生于昌平南口的国有老厂,曾以8000万只瓶胆的年产量,在中国保温瓶市场上独占鳌头。
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耗能、高污染的鹿牌,已经风光不再。2012年7月9日,鹿牌保温瓶厂全面停产,其生产线部分外迁。
以鹿牌保温瓶厂为首,近年来,昌平已有40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企业陆续被关停、淘汰,其中还包括两家知名工业企业——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和北京首都红冶钢厂。
“三高”企业的退出,拉开了昌平新一轮治理大气污染的大幕。
改:耗能大户变成城市清洁站
在退出“三高”企业的同时,昌平区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改造力度同样巨大。
全国知名企业北京水泥厂就是一个典型。这家全国水泥生产行业的标杆企业,响应昌平区环保政策号召,多次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在生产工艺精进完善的同时,还承担起消纳城市废物的责任。城市中难以消解的废物垃圾,填进水泥生产线,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800度高温,可被全部消纳。
在厂区中心,一百多米高的水泥回转窑内不断发出“隆隆”声,20多层楼高的输料管在一侧耸立,废液桶中的黑色液体经过输料管,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焚烧炉。这条水泥生产线由北京水泥厂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条可以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环保示范线。拥有消纳废液、废酸等八套处置系统,已经为首都钢铁厂、现代汽车等一千多家企业消纳了工业废物。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窑线,每年可以消纳城市废料20万吨。
除了自主研发了消纳城市废物的生产线,北京水泥厂还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其中一条生产线已完成低氮燃烧器和脱硝装置改造,可实现减排氮氧化物780.48吨/年。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线产生的余热也不浪费。北京水泥厂专门设计研发的热发电设备收集余热进行发电,每年自发电超过4000万度,循环利用到水泥生产过程中,相当于节约标煤5000吨,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
从排污到去污,北京水泥厂不再是灰头土脸高排污的代名词,而是成了城市环境的吸尘器和发电厂。
以北京水泥厂为代表,全区高排放企业迎来了一场节能减排的革命。
换:农村地区三年告别劣质煤
为了更大力度地改善空气环境,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于今年启动。
昌平区十三陵镇石牌坊村是“优质燃煤替代”的试点村。村民可以用780元买价格为1280元的优质燃煤。这其中500元的差价,由市区两级政府补贴。
“烧好煤比烧劣质煤还省钱。”村民刘全山发现,扣除政府补贴,他家今年烧一吨优质煤,反倒比往年烧劣质煤省170元。他告诉记者,每年冬天,购买取暖用的燃煤要950元一吨,煤块子中间还掺有杂质,燃烧时煤烟常常呛眼睛。但考虑到价格因素,他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没用过优质煤。今年有了“减煤换煤”的政策,他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好烧、环保的优质煤,从心底里觉得划算。除了优质煤有补贴,刘全山家院里正准备安装的燃煤锅炉,也是政府补贴90%的费用新换的。
包括石牌坊村在内,今年起,我区十三陵镇的24个村、2个社区,以及北七家镇白庙村共12000户居民,将全部烧上便宜的优质煤。
此外,我区还在十三陵镇的仙人洞等村进行“煤改电”,即取消燃煤取暖,全部依靠电能供热。据介绍,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效果不仅优于空调,耗电量还能小3—5倍。不仅省钱,还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
今年,马池口镇辛店村村民作为“煤改气”试点,用上了“气暖”设备。这套设备,村民只负担总费用的10%,其余90%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这一改变,不仅让村民省下了千元费用,更不用自己填炉子、掏煤灰,村民觉得,自己可算解放了。
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三年内,我区农村地区将告别劣质燃煤。五年内“减煤换煤”可达45.5万吨。到2017年,全区燃煤总量要比2012年净削减60万吨、减少35%。
数说环保目标 >>>
◎老旧机动车将淘汰7万辆
环保部门数据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全市PM2.5的“贡献”高达22.2%,是形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区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今年,我区已淘汰老旧机动车近20000辆,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到2015年,辖区注册的黄标车将全部淘汰。到2017年,全区将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7.04万辆。
◎全区林木绿化率将达到65%以上
今年,我区重点围绕构建“平原绿网、城市绿景、山区绿屏”三大生态体系,继续高标准完成4.5万亩平原造林任务。通过平原造林,形成一条条绿色廊道,这将更加有利于城市气流的畅通,改善大气环境。到2017年,全区林木绿化率将达到65%以上。
◎市属公交车污染物排放将减少50%
今年起,我区将逐步提高新增公交车中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车比例,到2017年市属公交车油耗减少40%,平均排放水平达第五阶段排放水平,污染物排放减少50%。区内公交车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均减少20%。
◎水域面积将增加80公顷
我区将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和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扩大水域面积。到2015年,全区将累计增加水域面积40公顷。2017年,全区将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平方公里,累计增加水域面积80公顷。
来源:昌平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