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和顺答《北京支部生活》记者问

| 本刊记者 丁兆丹

20091223,我市在网上举办了北京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开通仪式。这标志着北京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平台开通之际,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和顺同志,就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关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回答了本刊记者提问。

问: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这项举措,北京市是如何部署的?

答:20074月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召开,7月中办下发《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后,市委立足首都实际和发展需求,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远程教育工作。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为组长的北京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于2008326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开展“五个一”建设工作,即“建设一个教学平台”、“建成一批终端接收站点”、“开发一批教学资源”、“建立一支骨干队伍”、“完善一个工作机制”。要求到20096月底,全市183个乡镇和3955个行政村实现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

问:目前,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答:北京市根据全国远程办制定的总体技术方案要求和性能指标,在充分调研和整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本着既满足远程教育功能需求,又能推动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原则,研究制订了具有“强化整合、三网并行、突出互动、面向未来”的市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经过项目审批、设备招标、工程施工等环节,到目前,市级平台的机房建设顺利完工,软件开发、教学网站(北京长城网)建设均已完成,并于20091月和2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测试。结果表明,平台各功能模块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具备了教学直播、点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可为各站点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支撑。

按照“建管结合,学用结合”的要求,市级平台联合测试后,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应用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911月底,市级平台已累计注册用户5520个。平台的教学网站——北京长城网累计上传教学资源4875个,更新图文信息5056篇。二季度进入教学试用期后,市级平台教学网站各栏目访问总量达25万次,全市基层站点通过点播和直播方式登陆学习15万次,视频直播课程累计观看时长超过4万小时,点播课程累计观看时长超过3万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通过教学平台参加培训人数约60万人次,远程教育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在此期间,市远程办还结合中央和全市工作部署,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专题教学培训活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开展发挥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问: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的关键在区县。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答:各区县根据各自实际制订了工作方案,确定了网络传输模式,并大力整合镇、村的党员电教活动室、骨干党员培训基地、数字家园、数字影院等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终端站点建设,有些区县在站点建设中延伸到需求迫切的社区和农村合作社。截至20096月底,已建成站点4233个,占建设总任务的103.95%,超额完成了市委文件要求的建设目标。其中,基本型站点3524个,拓展型站点709个,分别占完成总数的83.25%16.75%

问: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源头活水”,事关远程教育的效果和成败,我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进展如何?

答:为了抓好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市远程办专门成立了教学资源建设组,组织编制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认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需求调查,对全市远程教育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完成了筛选工作,共选出可利用教学课件1956小时;研究提出2009年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安排意见,并对课件开发工作进行部署,全市至少开发新课件250小时。目前全市共整合教学资源(含下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总时长2016小时,有力地支持了2009年试用期间基层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

问: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今后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下一步如何打算?

答: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我市拥有较为雄厚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农村信息化工作进展较快。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市委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下一步,全市要在继续抓好市级平台和终端站点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管理、使用上下功夫,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探索完善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市远程办工作力量,明确各小组职责,落实各项任务,在专兼职结合的基础上,强化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远程教育工作实行专业化、系统化管理。二是完善平台和站点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站点安全高效运行。制定教学课件安全播放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课件内容审查办法,健全机房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安全开展。研究基础设备维护、教学培训组织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三是研究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重点研究建立骨干管理队伍稳定机制,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的统筹机制,教学资源开发的经费和质量统筹保障机制等。

提高资源建设水平。加强组织协调和质量管理,保证教学课件政治安全、内容科学、技术规范,适用性强。强化教学资源审核把关,保证制作课件和网站信息在政治安全、知识产权和技术规范性等方面符合有关规定。探索建立专家评审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研究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具体、保障有力、评价科学的考评机制保证教学资源建设落到实处。坚持突出重点,结合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发制作相关教材,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提供条件。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新、快、实”,组织开发制作一批符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教材,增强远程教育吸引力。探索建立全市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强化教学管理应用。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功能,加强教学管理应用,增强学习实践活动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集中学习与分类学习相结合,采取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公共知识全员学,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分类学等方式,提高站点利用率和培训效果。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督促检查,经常对站点学习情况进行通报,保证教育培训落到实处。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增强学习效果。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发挥与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农村党的建设的“三级联创活动”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延伸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功能。在教学管理上,借鉴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经验,加强终端站点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教学管理长效机制。结合目前开展的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播放点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示范站点。

加强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切实抓好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对全市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进行一次普查登记和综合分析,建立骨干人员资料信息库,实行规范化管理;明确骨干人员在站点维护、故障处理、教学组织、学习辅导及效果反馈等工作中的职责,确保站点有人管理、技术有人服务;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举办远程教育骨干人员示范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市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培训,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为远程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和调动骨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为骨干人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0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