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苹果正当时 挑选有讲究
 

    西方有句谚语: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眼下,正是苹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在购买、采摘苹果时,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有人爱挑个儿小的,有人专选长歪的。最近有读者致电本报询问如何挑选出又甜又脆的苹果?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蔬果专家为您解惑。

    个头儿大小原因多

    家住通州区的邹阿姨,挑选苹果有一偏好,专选个儿小的。街坊邻居总问她,为啥花同样的钱,不买大个儿的苹果?对此,她有自己的见解:“听说现在很多水果种植时都用膨大剂之类的,大个儿的苹果保不准儿就用了膨大剂,所以挑选苹果的时候还是选个儿小的踏实。”

    其实,和邹阿姨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人关注,农药、添加剂等成了一些消费者谈之色变的字眼儿。尤其是江苏的西瓜膨大事件发生后,膨大剂更是成了让部分消费者恐慌的代名词。据专家介绍,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是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入中国的,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至于大个儿瓜果,有可能是品种改良、技术改进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膨大剂催熟的结果。但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膨大剂,应该是安全的。

    就苹果来说,昌平营坊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林果乡土专家田昆利表示,苹果个头儿大小并不一定都和膨大剂有关,而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如气候、温度、水分等自然条件,以及施肥、疏果等种植管理技术。修剪枝条如果时间选择不当,刚好在果树停长“休眠”期,果子个头儿就长不大。而如果一味地施用大肥,就好像把果树种在了肥堆里,也会抑制苹果生长。

    歪瓜裂枣未必好

    都说正宗的红富士果形有点儿歪,民间也有歪瓜裂枣更好吃的说法。因此,不少消费者在买水果时,往往会挑一些“其貌不扬”的歪瓜裂枣,认为他们“外表酷内里甜”。这种说法是否真有科学道理?

    市农林科学院营资所所长刘宝存介绍说,水果的口感主要是从其甜味、酸味、香味和水分等几个方面来判别,其中水果的糖分积累,分为几个阶段,在生长发育的早期,果实内主要是淀粉等多糖物质积累,果实一点儿也不甜。但随着果实的成熟进程,多糖类物质会慢慢转化为单糖或双糖物质,而单糖或双糖是甜的,因此许多水果在八九分熟时口味最好,酸甜可口。也就是说,水果的甜度、营养等和果形没有关系,歪瓜裂枣并不比长相周正的水果营养丰富。

    采摘选果有窍门

    走出苹果挑选误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苹果最好吃,购买、采摘苹果又有哪些讲究呢?有着丰富苹果种植经验,并被评为京郊优秀林果乡土专家的田昆利介绍了他的“独门秘诀”。

    挑选苹果和中医问诊有几分相像,也讲究个“望闻问切”。“望”的步骤需较为仔细,要选择颜色艳丽透亮、果皮光洁、无虫眼和损伤。外表一大片红色的苹果,俗称“片儿红”,就不如有一丝丝条纹,俗称“条红”的苹果口感甜脆。同时,要注意观察苹果的蒂,蒂如果是浅绿色的,就证明摘下来的时间不太长,还很新鲜,如苹果蒂是枯黄或是黑色的,就正好相反了。而果蒂越深,也会越甜。

    如果看不准,就要使出“闻”的招数,尽量挑选气味芳香的,因为苹果有股天然清新的果香味,如果闻不到,或者闻到化学剂、农药的味道,最好就不要买。

    “问”的过程就是要多和销售者、果农、采摘园园主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判断苹果的品种、品质。

    最后说到“切”,当然不是把苹果切开,而是用手轻微按一按苹果。用手轻按苹果,感觉容易按下去的就是比较甜的,不容易按下去的苹果一般是不够成熟的。也可用手掂量掂量,比较轻的苹果一般吃起来比较面,较重的则水分多,会比较脆。

京郊日报记者刘菲菲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