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粒假劣肥流入农田
 

 

    316日,大兴区青云店镇104国道旁的农资连锁配送店,比往常热闹了不少。进进出出的除了购买农资的农户,还有来自市土肥站和区土肥站的肥料行政执法人员。春耕在即,化肥、农药等农资进入产销旺季,本市启动了春季绿剑护肥专项治理行动,为农民春耕保驾护航。

    大廻城村村民张士清种了3亩半小麦,这两天正准备给麦田施肥。他到连锁店专门来买尿素。连锁店的东半间房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肥料,比较价格之后,老张扛起肥料就往门外走。站在一旁目睹了老张购肥全过程的执法人员李冲,连忙追了出去说:“您购买肥料后,一定要向销售门店索要发票等凭证,一旦出现问题,好维护自己的利益。”老张一边应承着,一边进屋拿走了发票。

    看到连锁店里来了专业人士,不少农民开始围着执法人员咨询起来。“买肥料时,总怕买到不好的,可肥料好赖咱真不太会区分。”附近种植蔬菜大棚的老侯首先发问。大兴区土肥站副站长冯文清解释说,肥料真假辨别有“四看辨别法”,可以较便捷地从肥料包装标识上去判定。一看肥料登记证号,管理部门批准的肥料产品登记证号都是4位数,多于或少于4位数的都是假的;二看养分标注,不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加在一起,否则可能会有问题;三看有无夸大宣传,比如包装上印有诸如“肥王”、“一炮轰”等夸张性语言;四看有无同时标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肥料……执法人员一边说,老侯一边对照着肥料包装比较,连连说道:“长知识!”

    随后,执法人员还来到大兴区魏善庄镇的大型肥料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肥料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0%50%,肥料质量会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春耕期间,是本市肥料用肥高峰期,肥料用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左右。这段时间,也是农民最为担心的时期,生怕买到假冒伪劣肥料。

“春耕在即,不能让一粒假冒伪劣肥料进入农田。针对本市肥料生产和销售特点,今年护肥专项治理行动制定了‘断三头’行动方案,对全市肥料市场进行集中整顿和治理,从源头(生产)、店头(流通)、地头(使用)打击假冒伪劣肥料。”赵永志说,去年土肥系统共检查肥料企业2259家次,整顿市场328个次,停用标识11起,责令8家企业限期整改,对发现的23起违法行为和事件,依据相关条款进行了严格查处,就地封存问题肥料200多吨。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