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有的是招儿
 

 

 

    监测技术

    今年,全市共设置鼠情监测点65个,每个区县5个。各区县植保站应确定1-2名技术人员负责鼠情监测工作,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定时、定点开展调查工作。

    样地要求:根据辖区内的主栽作物、地势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如粮田、经济作物田、菜田、设施保护地、果园、林地、荒地、农村和养殖场周边等;每个样地要保证一定的面积,平原区样地面积在100亩以上,山区样地面积在20亩以上,每块样地要求用GPS精确定位和测量样点面积;相邻样地间距不得少于3公里;如有需要,可在相似环境调换样地。

    布夹方法

    平原:公路两侧的农田、林地、果园、露地菜田,沿垂直公路的地边、渠埂、田间作业道布放3条夹线;其它位置的农田、林地、果园、露地菜田,可任选两条平行地边和地中设置夹线。每条夹线布夹50个,夹线间距大于50米,夹距5米。

    设施保护地:沿设施周边内外分别布夹,夹距5米,鼠夹踏板朝向墙基。

    山区坡地:沿坡埂下缘顺向布放,鼠夹踏板垂直朝向坡埂,夹距35米。

    减量控鼠技术

    经过20多年的连续灭鼠,农田鼠密度明显降低。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根据鼠害发生实际适当下调亩投饵量和投饵方式。通过减少药带数和每堆投饵量,将每亩投饵量控制在25-50克范围内,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白地、露地菜田:采用药带式投饵法,即沿沟渠两侧顺向按5米间隔成堆布放毒饵,每堆投饵24克。

    麦田:采用环状药带投饵法,沿地边10米、30米布放2条环状药带,堆距5米,每堆投饵24克。

    林地、果园:采用环状药带投饵法,沿林地、果园周边布放一条环状药带,堆距5米,每堆投饵24克。

    山区坡地:采用药带投饵法,即沿每个坡坎底边投放一条药带,堆距5米,每堆投饵24克。

    设施保护地:封闭园区采用环状和平行条带式相结合的投饵方法。设施区采用平行条带投饵方式,即沿设施后墙墙根布放一个药带。办公区的厨房、厕所、库房采用环状投饵方式,厨房、厕所、库房内外沿墙根各布放一个环状药带;园区四边内沿墙根布放一个环状药带,堆距5米,每堆投饵48克;开放式园区采用平行条带式投饵方式,即沿设施两个长边外缘各布放一个药带,堆距5米,每堆投饵24克。

    毒饵站灭鼠技术

    毒饵站灭鼠具有安全、高效、持久、环保、经济五大优点,适于本市农区所有环境应用。毒饵站取材广泛,陶土、PVC、瓦楞纸、饮料瓶、砖瓦等,可根据实际自行选择。

    白地、露地菜田:采用药带式布放方式,即沿地边、沟渠顺向布放毒饵站,毒饵站间隔20米,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相邻药带间隔30米。

    麦田:采用环状药带布放法,沿地边10米、30米呈分别进行环状布放,毒饵站间隔20米,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

    林地、果园:采用环状药带布放方式,沿林地、果园周边环状布放毒饵站,毒饵站间隔20米,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

    山区坡地:采用药带式布放方式,即每个沿坡坎底边顺向布放毒饵站,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毒饵站间隔20米。

    设施保护地:封闭园区采用环状和平行条带式相结合的布放方法。设施区采用平行条带布放方式,即沿设施后墙墙根带状布放毒饵站。办公区的厨房、厕所、库房采用环状布放毒饵站,沿厨房、厕所、库房内外墙根各布放一圈毒饵站,园区四边内沿墙根环状布放毒饵站,毒饵站间隔1020米,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开放式园区采用平行条带式布放方式,即沿设施两个长边外缘各布放排毒饵站,1020米,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克。

    粘鼠板灭鼠技术

    粘鼠板灭鼠是一种纯物理灭鼠技术,可用于绿色蔬菜基地灭鼠。粘鼠板可单用,也可与毒饵站配合使用。这里粘鼠板与毒饵站布放参照设施保护地毒饵站布放方法。与毒饵站配合使用的粘鼠板,每半张粘鼠板卷成筒状放入毒饵站内,粘鼠板中间可放置生花生米作诱饵。

    TBS灭鼠技术

    TBS灭鼠技术即围栏捕鼠系统,通过设置在围栏下的捕鼠桶捕获害鼠,也是一种纯物理灭鼠方式,可应用于农田不同环境,目前主要采用篱壁式布放方式,可周年控制害鼠。在地边设置篱壁式金属围栏(孔径小于1厘米),围栏地上部分45厘米,埋入地下部分15厘米,间隔5米埋设1个捕鼠桶,捕鼠桶上方围栏剪宽约5厘米孔。捕鼠桶内的害鼠要及时清理,以免影响捕鼠效果。

市植保站 袁志强 董杰

 

来源:京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