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素

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与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合成,必须额外补充。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欲不振等。喝酒过多等导致肝脏损害,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症并行的。补充维生素B族可舒缓情绪。

B族维生素也叫乙族维生素(也叫维他命B、维生素B杂或维生素B复合群),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维生素B12、烟碱酸(维生素B3)、泛酸(维生素B5)、叶酸、生物素等,它们在结构上没有同一性,但也有它们共同的特性。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参与能量代谢。

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与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合成,必须额外补充。而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中,不当的饮食习惯或因某些特定药物的使用(如避孕药等),加上B族维生素本身溶于水的属性,均会使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快速被消耗。

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米糠、麸皮、酵母、动物的肝脏、粗粮蔬菜等食物中,在人体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维生素B族有十二种以上,被世界一致公认的有九种,全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B族是所有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全是辅酶,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因此被列为一个家族。所有的维生素B必须同时发挥作用,称为VB的融合作用。单独摄入某种VB,由于细胞的活动增加,从而使对其它VB的需求跟着增加,所以各种VB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木桶原理”。 

维生素B1:又叫抗神经炎素,有助于改善脚气病和带状疱疹;我们摄入热量越多,需要的B1越多,因为它能帮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从而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能量。B1也有助于改善精神状况,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尤其需要它。

维生素B2:帮助消除口腔、唇、舌的炎症;促使毛发、皮肤、指甲正常生长;与B6一起还有助于缓解疲劳及提神醒脑。

维生素B6:维生素B6在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起调控作用,它有助于能量的产生,让人感觉精力充沛,被称为提神营养素。B6缺乏往往与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伴随,其症状与B2缺乏有相似性,也是一些炎症的表现,儿童受的影响可能较大,表现为烦躁、肌肉抽搐、惊厥等症状。

烟酸:烟酸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健康,改善肠胃功能障碍和腹泻;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医学上还用于改善口腔炎,防止口臭。

维生素B12:促进血红细胞形成和再生,减少恶性贫血;可以消除烦躁,帮助集中注意力和增强记忆力;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与B12一起有利于血红细胞形成,减少贫血。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的脊柱裂和无脑畸形。此外,叶酸还有助于保持血液正常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衡量心脏病的重要指标),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泛酸:又叫抗压维生素,因为它有助于肾上腺素(帮助人体应对紧急情况的激素)的产生,从而有效缓解压力和疲劳。泛酸与维生素C一起食用,还有助于保持肌肤活力,加快伤口愈合。

缺乏维生素B1的危害

最近的一项科学新闻,让维生素B1这种大多数人不太熟悉的维生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的中老年人群中,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587名参加“中国老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研究”的京沪城乡居民进行了维生素B1营养水平的调查,然后把结果和抑郁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内维生素B1浓度的降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显著上升。这提示人们,维生素B1缺乏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其实,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每一个学过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人都有所了解。维生素B1发生缺乏时,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在其多方面症状当中,手脚的感觉发生异常也是症状之一。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人会从尿液中丢失大量维生素B1,与其足部的神经坏死进程可能有一定关系。此前还有研究证明,补充维生素B1能改善产后抑郁症。

研究者表示,维生素B1缺乏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慢性氧化应激,而这两种情况均被认为是抑郁症发病的潜在机理。

大部分读者所关心的,倒不是维生素B1到底有什么致病机理,而是为什么会发生维生素B1的缺乏,如何才能吃到足够的维生素B1。

这项我国的研究显示,在受试者当中,维生素B1缺乏比例高达28.2%。这个比例真的一点都不令人惊讶,甚至比我想象中还要低一些。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1982年到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2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富裕水平的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却完全没有随着食物供应的充足而增加!事实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摄入量,都在随着富裕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其中维生素B1的下降幅度尤其迅猛,从2.5mg/d降到了1.0mg/d。《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维生素B1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高达80%。

遗憾的是,这些摄入量调查结果,还只是说生食品中的维生素B1含量,没有考虑到烹调损失。维生素B1是一种相当娇气的营养素,它既怕热,又怕碱,还怕漂白粉、氯气、二氧化硫和双氧水之类,而且还容易在淘米、洗淀粉的过程中溶在水里流失掉。所以,在日常烹调当中,维生素B1的损失率不可低估。

只要是用餐时间,我在街道上走一圈,就会发现维生素B1含量非常低的很多饮食方式:

——早点摊上的油条、油饼、炸糕、焦圈之类:煎炸油锅加上小苏打,会让面食中的维生素B1损失殆尽。

——小吃店里的酸辣粉、酸菜粉丝汤、凉皮、凉粉、米皮之类:因为要把面粉、米粉放在水中反复搓洗,制成淀粉冻,过程中去掉了蛋白质,也把溶进水里的维生素B1 一起扔掉了,所以维生素B1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粥店里久煮久熬的白米粥:本来白米中维生素B1就少得可怜,长时间熬煮和保温状态,更让它所剩无几。特别是加碱煮出来的粥,维生素B1几乎已经全军覆没。

——快餐店中的各种面条:为了让面条坚韧,口感劲道,里面都要加入碳酸钾之类碱性物质,但这会破坏维生素B1。煮面条的时候,还会先把面条煮一下,再捞出来,然后再放到配好的汤里面。仅存的一点维生素B1,又溶进煮面汤里,没有跟着一起进入食客的碗中。

——各种油炸方便面:经过蒸煮之后再油炸脱水,维生素B1含量已经很低。

——精白米饭比以上这些略微好点,但维生素B1营养价值仍然很低。因为稻米的维生素B1含量本来就低于小麦、大麦、燕麦、小米等其他谷物,再经过精制处理,米粒中70%以上的维生素B1都损失在米糠当中了。再经过淘洗,再进行蒸煮,能够进入人体的维生素B1往往只相当于米粒中原有含量的不到10%。

——各种甜食甜点心,其中维生素B1含量低而精制糖、精制淀粉、糊精等配料含量高。这些配料不仅不含维生素B1,反会消耗人体当中的维生素B1,所以这些吃得越多,维生素B1越容易缺乏。

反过来,那些维生素B1含量高的食品,我们却未必经常吃到。比如说,全麦面粉、燕麦、大麦、小米、大黄米、糙米、黑米、高粱米等,以及红小豆、芸豆、绿豆、蚕豆、豌豆等,很多人都不常吃。此外,蒸土豆、烤红薯之类没有经过煎炸的薯类食物,也是维生素B1的好来源之一。在30年前,中国人贫穷,虽然勉强吃饱饭,还吃不上精白米精白面粉,这些粗粮杂豆薯类却都不少吃,所以那时不容易发生维生素B1的缺乏。

含淀粉的主食品,是膳食中维生素B1供应的主力军,大部分蔬菜水果的维生素B1含量都很低。在制作豆腐的时候要去掉“黄水”,损失掉大部分B族维生素,所以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的维生素B1含量也较低。

不过,植物性食品中还有些其他优秀选手,它们都和种子沾边。比如嫩豆类蔬菜,以及坚果油籽类。比如说,可以炒菜吃的嫩蚕豆、嫩豌豆、嫩毛豆,都是维生素B1含量相当丰富的食品,远远高于其他普通蔬菜。又比如,开心果、葵花籽、花生之类坚果油籽,也能补充一些维生素B1。可惜,这些食物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常吃。

可见,所有种子类食物中,维生素B1都是比较丰富的。粮食,豆子,坚果,都是种子。植物们把B1珍贵地放进种子中,是因为它对于新植株萌发时的能量供应十分重要。

在动物性食品当中,瘦猪肉和一些内脏是维生素B1的好来源,不过,这些食品每天所吃的量是有限的。为了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每天吃肉的量不过是50-75克,其中还不一定全是猪肉。即便每天吃50克瘦猪肉,所得到的VB1距离一日需要量还相差甚远。与瘦猪肉相比,其他肉类的维生素B1含量略低一些,而鱼虾等水产类食品中,维生素B1的含量通常较低,生鱼中甚至还有一些破坏维生素B1的因素。

我的学生们在制作营养食谱的时候,都有一个同感:如果不吃粗粮杂豆,如果主食食量比较小,特别是设计减能量减肥餐的情况下,把一日所需要的维生素B1凑够实在是太困难了。

 

——我们自以为吃得比从前好了,很多人整天把“营养过剩”一词挂在嘴上,其实某种意义上,多数人膳食中的营养质量反而降低了,一头钻进了“营养不良”和“能量过剩”同时存在的怪圈!所以,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既肥胖又贫血,既肥胖又缺钙,既肥胖又缺乏多种维生素……

1、易吸收,易排出

从化学结构上看,B族成员大都含氮(个别例除外),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容易被身体吸收,也很容易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

2、催化热量释放 

B族维生素成员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为它们互为催化剂或辅助剂,帮助食物释放出热量,或协助细胞代谢,但它们本身不产生任何热量。

3、脆弱性 

B族维生素因其大多溶于水,遇酸稳定,易被碱破坏,使得B族维生素大多较为敏感,较为脆弱,容易在食物的加工过程和保存时遭到破坏。

4、辅助作用

B族维生素都是作为酶的辅基来发挥其调节物质代谢作用的。

5、需求面广 

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动物和人类,都能见到B族维生素的身影,它们被广泛需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依赖。

B族维生素成员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必须同时发挥作用, 这被称为B族维生素的融合作用。如果单独摄入某种B族维生素,由于细胞的活动增加,身体对其他B族维生素的需求也会跟着增加。从另—方面说, 某种B族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不足,也会影响其他B族维生素发挥作用,这就是B族维生素中的“木桶原理”。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缺少某种B族维生素就去“恶补”,这种方式只可能因补伤身。

B族维生素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它们都具有共同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的作用,还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比如促进红细胞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等。具体分析,B族维生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滋润五脏 

B族维生素的摄人有利于滋润人体五脏。它主要通过维持和改善上皮组织,影响眼睛的上皮组织、消化道黏膜组织,预防和治疗视力疲劳、角膜充血、口角炎等症状。此外,B族维生素还参与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所以缺乏B族维生素就会造成胃肠蠕动无力、消化液分泌不良等症状。如果出现消化不良、便秘、口臭等症状,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

2、解毒缓痛 

B族维生素能够解除酒精和尼古丁等毒素,缓解头痛、偏头痛,保护肝脏。

3、养护肌肤 

在护肤方面,B族维生素有利于去除或改善头皮屑,保持皮肤湿润,减少色素沉着。B族维生素还能预防和治疗脂溢性皮炎、痤疮、癞皮病(三D症)等。

4、养精护神 

肌肉和神经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而B族维生素是糖代谢过程中的关键物质,所以缺乏B族维生素,人们会感到疲劳,应对压力的能力衰退,甚至引发神经炎。而B族维生素充足,人体神经细胞能量就充沛。所以,忧虑、紧张时补充B族维生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巴比妥及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干扰叶酸吸收与代谢。

钴胺素(VB12)

是一个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存在于肝脏。分子中含钴和咕啉。咕啉类似卟啉,第六个配位可结合其他集团,产生各种钴胺素,包括与氢结合的氢钴胺素、与甲基结合的甲基钴胺素、与5’-脱氧腺苷结合的辅酶B12等。

一些依赖辅酶B12的酶类催化1,2迁移分子重排反应,即相邻碳原子上氢原子与某一基团的易位反应。例如在丙酸代谢中,催化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的变位酶就以辅酶B12为辅助因子。

甲基钴胺素可作为甲基载体,接受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用于合成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可作为通用甲基供体,参与多种分子的甲基化反应。因为甲基四氢叶酸只能通过这个反应放出甲基,所以缺乏钴胺素时叶酸代谢障碍,积累甲基四氢叶酸。缺乏钴胺素可导致巨红细胞贫血。

 

来源:健康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