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这些养生秘诀必须收藏

  秋高气爽,养生之道要谨记

  进入秋天,天气越来越凉爽,秋天又分为早秋,中秋,晚秋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这期间我们要注意不同的时节变化 。

  秋季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早秋

  人体在经过漫长的酷夏以后,大量进食生冷食物,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所以在秋冬到来之前,应该给脾胃休息一下,可以选择一些助消化,有营养,清暑化湿的食物来吃,如鱼、山药、红枣、莲藕等。可以多吃点豆类及新鲜蔬菜。

  中秋

  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虽然天气凉爽,逐渐秋燥来袭,这个阶段,还要注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湿邪入侵,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个阶段要防止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

  晚秋

  晚秋深秋季节,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鼻炎等。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起居上最好做到早睡早起,顺应时节。同时早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可以助肺御燥,度过秋季。

  立秋以后如何进行调养

  饮食调摄

  秋季调养脏腑以养肺为要。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鸡、猪肺、豆浆、怡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初秋,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初秋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精神调摄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休的影响。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也就是说,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令心旷神怡;或静练气,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或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在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

  运动调摄

经历了炎夏的闷热后,秋季的凉爽正是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选择在这个时节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不过,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健身的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人体阴精阳气在秋天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所以健身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切忌过度,要适可而止。人们宜参加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如:慢跑、登山、游泳等。这些运动讲求形动而心静,动而不乱,静而不躁,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以应秋收。且秋季气候渐趋干燥,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前后要多喝些水,通过补充体内的水分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并提高口鼻黏膜的防御机能。

 

来源:三九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