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一扫秋日的艳阳蓝天。20日,正处于秋收期间的东北、华北多地空气质量较差。其中,沈阳、邯郸、淄博等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00,属于重度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数据显示,9月秋收期间,河南、山东等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与大范围雾霾几乎同时发生的是多地大规模焚烧秸秆。环保部近日发布的通报显示,10月中上旬,燃烧秸秆的火点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秸秆焚烧是否是此次北方地区大范围雾霾的祸首?从1999年起,有关部门即出台相关禁令,但秸秆焚烧为何连续16年屡禁不止?
专家称重度雾霾期秸秆焚烧贡献或达20%
环保部近日公布的10月5日-17日全国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情况显示,在20个省市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862个,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6.68%。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汪冬青表示,从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情况看,近年全国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每年秸秆焚烧火点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呈现火点数反弹甚至大幅增加现象。
环保部发布的通报称,10月23日-25日,山西南部、山东东部和河南大部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山东西部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这其中大部分区域都存在焚烧秸秆的情况。
汪冬青认为,从近年通过卫星遥感对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情况,以及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情况看,露天焚烧秸秆对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初步研究,露天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随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变化也有所变化,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露天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物与日常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叠加起来,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相对明显。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房春生表示,根据近3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发现疑似烧秸秆火点的区域与污染区域关联性很强,而且污染地区空气中的钾离子等含量高,钾离子等是秸秆焚烧的特征元素。
专家表示,根据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能达20%左右。
有网民称,秸秆已经烧了几千年,过去没问题,怎么现在却成了雾霾的罪魁祸首?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说,秸秆焚烧本身就是烟雾污染源,里面有很多的PM2.5、PM10。如果是一两个地方焚烧影响不大,成片焚烧,在气象扩散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很重的污染。
包景岭表示,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是,我国大规模焚烧秸秆是在近十几年。过去,秸秆是农民仅次于粮食的重要资源,烧火取暖喂牲畜,用途广泛。但随着劳动力进城打工紧缺,大量秸秆无力收集,而一旦不能快速有效处理,冬季冰冻后将影响第二年的种植。
扣拨财政2.3亿元拘留上百人仍管不住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等6部局发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后,多地政府一直严抓秸秆禁烧。近年来,各地为遏制秸秆焚烧更出台了一系列禁令。
河南省在今年“三夏”期间就出台了“史上最严”禁烧令。不仅派出督察组省内巡视,还规定以环保部公布的秸秆焚烧卫星监测火点数为依据,每出现一个火点,省财政将扣拨所在地县财力50万元,发生20个着火点且数量超过所属省辖市所属县80%以上,省政府将约谈主要负责人。据了解,整个“三夏”期间,河南省对县市级财政扣拨款达2.3亿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为遏制村民偷烧秸秆,甚至从重处罚、严肃追责,“谁家的地起火,就向谁追责”。河南省一农业大县禁烧的一个月以来,因秸秆焚烧拘留了100多人,罚款训诫数百人。
然而,重拳之下秸秆禁烧似乎并未见成效。10月15日,因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不力,河南省政府再次约谈6县市政府负责人,这已经是河南省今年内第四次约谈秸秆禁烧不力地方政府负责人。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有的地方对秸秆处理的补贴和惩罚都是几百元,烧秸秆的违规成本低。以吉林省现行的消防条例为例,对于野外焚烧秸秆等行为,“行为人未落实防火安全看管防护措施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严盯死守作用有限,关键要给农民方便且实惠的“生态出口”
汪冬青说,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看,目前秸秆禁烧工作的难点是秸秆出路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但秸秆收集体系尚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设备、站点等还亟待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当前,虽然政府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理想。一些农民表示,对于国家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能理解,不接受”。
包景岭表示,秸秆资源化如果让政府主导不现实,补贴太多政府财政负担不起,但完全靠市场也存在缺陷。“曾经有一个龙头企业说给每个村建设一个池子,农民只需切碎了定期收集处置,每亩地还能获得补贴150元。但一旦项目运转,秸秆就成了稀缺物资,认为吃亏了的农民纷纷出巨资哄抬秸秆价格,又让企业难以为继。”
长春市农委法规处孔令波处长说,多年来,秸秆禁烧工作成效不大的事实证明,严盯死守的方式作用有限。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给农民提供一个既方便、又有经济实惠的生态出口,既要重视“堵”,也要注重“疏”。
一些专家还建议,在秸秆的处理技术上,也可以参考国外先进方法。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其阿维多电厂每年燃烧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日本则将秸秆混入土中还原为肥料,并作为粗饲料喂养家畜,基本上实现了秸秆的100%全利用。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