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到底有多牛呢?竟夺8项世界第一

  习近平主席开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将讨论高铁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特地选择在中国宣布开放总额度为118亿英镑的高铁2号项目建设合约的竞标。

  此前,在9月末公布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中,中英双方一致认为2015年4月成立的中英铁路联合工作组是成功的。

  除了英国,美国也看好中国高铁。就在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为何美国和英国都如此青睐中国高铁呢?听我们娓娓道来。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

  中国的高铁建设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从引进技术到领先全球,短短10年间,高铁不仅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世界目光。“中国速度”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高速铁路发展至今,全球高铁在行使速度上排行以中国为首,其次是中国台湾、韩国。以下是全球十条高速铁路系统。

  1、中国CRH2高铁

  2、中国台湾THSR高铁

  3、韩国KTX高铁

  4、日本新干线

  5、西班牙AVE

  6、英国“欧洲之星”

  7、法国TGV

  8、日本MLX01

  9、德国TR-07

  10、日本MLU001

  或许有人问凭什么中国高铁能成为世界第一?那我们来看看中国高铁所创下的辉煌记录吧!

  中国高铁大纪录

  运营里程最长

  2014年,贵阳至广州、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和长沙至怀化段、兰新等一批高铁新线相继开通。截至201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1.6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运营时速最高——486.1公里

  时速486.1公里——这是喷气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段,CRH380AL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第一速。

  轮轨试验时速最高——605公里

  2011年12月,由中国南车研制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又称500公里试验列车,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落成,设计速度500公里,在高速列车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创造了605公里的最高轮轨试验速度。够快了吧!

  世界等级最高的高铁——京沪高铁

  2011年6月,京沪高铁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

  要知道,连接中国最繁华城市的京沪高铁,可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去年客流量过亿。2014年7月1日,在开通运营三周年之际,京沪高铁对外宣布正式盈利,按营业税口径计算,全年有望实现利润12亿元左右。

  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哈大高铁

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投入运营。哈大高铁营业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线设23个车站。根据最近30年的气象记录,东北三省全年温差达到80℃,是中国最为寒冷、也是温差最大的地区。中国高铁在这样冷的地方经受住了考验,赞!

  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

  2012年12月26日,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北起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南至广州,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有专题分析说,仅京广高铁京郑段2030年前对全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将达到2758.44亿元。建一条高铁,拉动一方经济,此言不虚。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

兰新高铁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贯通。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铁。除此之外,它还享有不少“第一”:一是它途经烟墩、百里、三十里及大阪城等四大风区,同时沿线有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固特等几处沙漠,是首条穿越沙漠大风区的高铁;二是横穿我国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高铁隧道,16.3公里的祁连山隧道中的最高轨面海拔为3607.4米,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最惊人的高铁运量

这几年,高铁以方便、快捷、舒适征服了不少人的心。在京津、京沪、武广等线路,高铁也出现“一票难求”。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其中最繁忙的是京沪高铁,一条线就有过亿人次乘坐。

中国高铁再下一国:日本功败垂成气气吐血

  又拿下一个铁路项目,又是在东南亚。

中国铁路建设走出去,忽然进入了喜讯连连的节奏中。我们还记得就在不久前,中国铁路的海外建设还面临重重困难,东南亚地区业务的开拓同样如此。

中国高速铁路

  半小时

  喜讯来得突然,但也很及时。

就在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他们就是负责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主角。

中国高铁在印尼展出

  作为印尼的首都和第四大城市,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连接意义非凡。但是,现在两地的通行时间达3个多小时,对于相互间的来往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这条铁路即将带来改变,因为全长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的高铁线,即将让这里变成“半小时生活圈”。

  对,你很容易联想到北京和天津。

  这一次中国不仅在印尼拿下了高铁的建设项目,还实现了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 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也是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对企业(B2B)进行合作建设的第一个铁路走出去项目。这样的模式未来还很 有进一步推广的机会。

为什么中国能够获得在印尼的铁路修建机会?对于印尼来说,发展经济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而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落后具有着典型的“亚洲印迹”。而中国不论是倡导成立“亚投行”还是设立“丝路基金”,都在为改变亚洲落后的基础设施而努力。 

中国高速铁路系统

  而这一次,中国凭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等综合优势,尤其是能够在修建铁路的同时建设配套项目来帮助印尼国内就业、推动经济 发展、刺激消费而获得印尼的欣赏。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莉妮表示,雅万高铁建成后,万隆西部将成为全国的教育中心和生态旅游中心,并且高铁也是对努山塔拉第8 国营种植园有限公司的拯救。

  同时,政府搭台、企业牵头、两国合作的方式,也为中国避免以铁路获取霸权、破坏他国主权的污蔑之词提供了帮助。

  中日

  事实上,不只是在印尼的铁路,在亚洲其他地方修高铁,中国最大的竞争者便是日本,以东南亚最为明显。

  实际上,在东南亚做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产业上的合作,日本比中国有先发优势。因为早在数十年前,当日本主导成立亚洲开发银行并在其中扮演一家独 大的角色时,许多带有附带性条款的贷款均投向东南亚,而获得这些项目建设、技术支持及与原材料、设备提供的便是日本厂商。这在印尼也是如此。就像今天在印 尼,日本汽车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印尼的资源和能源成为日本工业化的“血液”。

不过,后发的中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其中的一个重要底气就是广泛分布的华人纽带。通过他们,中国与印尼发展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中国已成为印尼的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新干线列车

  而具体在雅加达—印尼的铁路项目上来说,中国工程方案在社会与经济评估方面占优,而日本在技术与安全评估方面占优。

  详细说,中国提出的工程方案造价75万印尼盾(约55亿美元),建设周期为3年,2015年9月兴建,2019年前通车。其中60%的投资来自 印尼方面,40%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可以直接提供全额贷款,利率为2%,不需要印尼主权信用担保。

  日本提出的工程方案造价85万印尼盾(约62亿美元),建设周期为5年,2016年兴建,2021年完工。其中75%的投资来自日本铁路公司,25%的投资由印尼政府承担。日本银行可为75%的资金提供0.1%低息贷款,期限为40年。但需要印尼主权信用担保。

  由于印尼政府要避嫌,雅万高铁不是政府优先发展项目,不能动用任何国家预算。中国无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可靠方式。

  未来

  对于中国,这样的项目将如何获益?  坦白讲,就雅万高铁项目来说,可能短期内看不到该项目的盈利前景,但长期来看,具有重大利好。项目要运行,在设备维护、技术更新方面就会对中国产生依赖感,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好用。显然,这就不会让铁路建设成为一锤子买卖,而是后续还有合作的空间。

  另外,这一项目也可会对今后的东南亚铁路建设产生示范效应。虽然当下很多国家对选择中国还是日本犹豫不决,但如果某个项目合作做好了,就会促使 其他国家选择这一项目的合作方。比如印尼雅加达—泗水的项目、爪哇岛以外的项目,马来西亚、新加坡乃至中南半岛国家的项目,都有可能产生“跟风效应”。

  那么,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强劲的竞争者,中国又该如何取胜?

论实力,当然需要中国的技术过硬、针对东南亚国家及其他海外国家有适应性、安全、性价比高,还要洞察在建设国家可能发生的波折或风险,针对它们 做好调整。比如中国在许多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时,往往被指责为霸权扩张行为。那么此时政府就应该尽量少介入具体操作环节、以搭台为主。而在企业方面,也要注 意形成企业联合体来面对外国市场,避免国有企业一家独占的行为,否则又会被人落以“政府行为”的把柄。总之,突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市场性、商业性,让国外 民众或政府看到这是市场行为,无关政府的“意图”。

中国高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运营上的巨大成功也是一大亮点

  此外,在投资国选择与他们的企业合资或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样一来,投资方就成了合资企业,待遇上自然会有所不同,不 会动不动就被扣上侵犯国家主权、影响国家安全的帽子而审查、甚至长期搁置项目。要知道,企业总是要讲效益的,而有时候拖延就是对企业效益的最大影响,许多 损失就因此而产生。

而这一次,这些方面在印尼都得到了避免。未来,以企业为主体、以双方合资或合作为方式、减轻所在国负担、减少争议都是需要继续采取的措施。

 

来源: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