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说,倒班的工人比正常上白班的工人更可能出现代谢问题、冠状动脉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19日发表了题为《研究发现周末睡懒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报道,编译如下:
据新的研究发现,偶尔睡懒觉也可能引发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变化,例如工作日早早起床,也可能提高出现代谢问题的风险。
此前已有几项研究表明,打破身体的生物钟可能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提高40%以上。
发表在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月刊上的这项最新研究首次把不倒班工人所谓的“社会性时差”与代谢疾病联系起来。
研究分析了一些在不固定时间起床的中年人,发现这种习惯会提高他们血液中的脂肪水平,并减少一种降低血糖浓度的化合物。
科学家说,倒班的工人比正常上白班的工人更可能出现代谢问题、冠状动脉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帕特里夏·黄博士说:“社会性时差是指人的生物钟与社会施加给他们的睡眠时间安排上的不匹配。”
“然而,这是首次有研究表明,即使健康的成年人,且睡眠时间安排与生物钟的不匹配并非那么极端,其社会性时差也可能导致代谢问题。这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
研究人员对一组447名年龄在30到54岁之间的男女的睡眠模式进行了研究。这些人每周至少出门工作25小时。
在一周的时间里,参与者佩戴一个手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他们的活动和睡眠情况。研究人员随后利用调查问卷评估参与者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与工作日相比,有将近85%的人在休息日里睡眠周期的中间点延后,剩下15%的人睡眠中间点提前。
休息日和工作日的睡眠时间安排相差较多的参与者倾向于出现胆固醇水平不佳、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腰围加大、身体质量指数升高的情况,而且比社会性时差较少的人更容易抵抗胰岛素。
即使在研究人员将其他健康行为因素——如体育锻炼和卡路里摄入等——考虑在内并调整测量结果后,这种联系仍然存在。
黄博士补充说:“如果未来的研究重复了我们的发现,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考虑现代社会中的工作和社会责任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睡眠和健康。”
“这可能有利于致力研究生物钟紊乱的临床干预,在工作场所进行知识普及以帮助雇员及其家庭在时间安排上做出明智的决定,并制定鼓励雇主考虑这些问题的政策。”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