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很危险?别慌,做好这4点可预防!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则会比正常人高2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则比正常人高50%,因此有家族史的人要更加注重关于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如何避免有家族史的人患上糖尿病呢?

1、 正确的认识糖尿病

有家族史的人要加强对糖尿病的学习,争取对糖尿病有全方位的了解,既要了解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也要了解必要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预防工作。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血糖升高而不自知。

2、 不吃垃圾食品,避免肥胖

肥胖的人比体型苗条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肥胖的发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吃垃圾食品,既会导致肥胖,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抵抗能力。无论是薯条等油炸食品还是碳酸饮料,都极易引起肥胖,因为其中包含大量的油脂和糖分。

3、 坚持运动

每天做定时定量的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少内脏当中脂肪堆积的量,并且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有家族史的人要更加重视运动,每个星期至少要运动5次,每次至少要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适合有家族史人做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或者游泳。

4、定期检测血糖

想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定期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要更加注重血糖的监测。首先要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必要的时候要做糖耐量检查,能够在糖尿病前期发现血糖升高的症状,并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5、 定期监测体脂指数

如果父母所患有的是肥胖型的糖尿病,子女则要每个月测一次体重,并且有计划地减轻自己的体重,合理的控制体脂指数,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体脂指数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男性的理想体脂指数因小于25,而女性则应小于24。

温馨提示

发现血糖升高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找到可控的致病因素,并且进行改善或者逆转。有家族史的人过了30岁之后,每年都要检测一次血糖,如果身材偏胖,则要每半年检测一次。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