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防中风秘诀,预防卒中首先要做好这几件事

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这是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常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中风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大于治疗。

预防卒中首先要做好哪几件事?

1、监测血压

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的,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中风都跟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引起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降血压药物,采取低盐饮食,争取把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

2、适当的出出汗

保持适度运动能维持正常体重,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中风风险。每次运动不能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4~5天。每天早晨醒来后可以用双手揉捏双侧耳朵,能刺激穴位,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利于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动脉硬化。也可以坚持做张嘴闭嘴动作,同时伴有深呼吸,能利用面部神经反射刺激大脑,让脑部血液循环更加畅通,增强脑血管弹性,从而预防脑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症。

3、学会减轻压力

压力大是引起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因为压力会导致身体发生炎症。不妨多做一些能减轻压力的事,如深呼吸、做做伸展运动或练习瑜伽、打太极拳等。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钓鱼养花草、听音乐或练毛笔字,能陶冶情操,让烦躁不安的情绪平稳,同时也能转移注意力,帮助释放压力。

4、积极减肥

肥胖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脂肪肝等,都增加患上中风的风险。因此需积极减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5、控制好血糖和血脂

糖主要为身体提供能量,但持续性高血糖或低血糖会增加患上中风几率,因此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控制好血糖,维持血糖稳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前者升高或后者降低会增加血栓生成风险,一旦血栓生成,势必会影响血液流动,导致中风。因此需控制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摄入,保持适度运动来提高好胆固醇水平。

6、多留意心律

经过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异常心律发生中风的风险高达5倍以上,只要心跳加快或变得不规律,需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检查。一般医生会用药物或电击的方式重新调整心脏节律。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必须戒烟戒酒,控制好三高以及体重,远离烟酒,保持适当运动,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控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积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必要时需抗凝治疗。工作时若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不妨伸一伸懒腰,这样能使得全身部分肌肉收缩,预计的血液赶回心脏,从而增加循环血量,避免出现中风。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