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素食、节食不吃饭…这5个饮食习惯会默默伤害你的肝脏

肝脏是将军器官,对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分泌以及消化等功能。别看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但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却会伤害肝脏,特别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易诱发肝脏病变。

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伤害肝脏?

1、纯素食

纯素食主义者主食以米面为主,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能转化成肝糖元,剩下的会转化成脂肪在肝脏周围堆积,从而造成脂肪肝。另外,纯素食会使得体内缺乏蛋白质,肝脏不能合成足够的脂蛋白,无法把脂肪运转出去,脂肪只能在肝内沉积,久而久之造成脂肪肝。对于纯素食主义来说,应适当的补充蛋白质,不妨从豆类或豆制品中获取。

2、过度节食

过度节食使得体内缺乏足够的热量,增加体内脂肪分解,增加肝脏承受的负担,长久下去可诱发脂肪肝。因此应科学饮食,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需保证营养均衡和饮食多样化。

3、吃发霉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级致癌物质,可直接毒害肝组织,增加患肝癌风险。不小心吃到发苦的坚果应立即吐出且漱口;食用油散发出哈喇味时,需立即扔掉。正确储存食物,不能把食物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尤其是坚果类和粮食类。

4、吃生食

经常吃生食、没有注意饮食卫生,会使得寄生虫生长在肝脏上,易诱发肝吸虫病,从而损害肝脏。不能过度追求肉类的新鲜,肉类和蛋类要彻底煮熟煮透;不能喝生水,瓜果蔬菜彻底冲洗干净或去皮后才能吃。

5、酗酒

体内大多数酒精在肝脏中完成代谢,酒精可影响脂肪代谢,使得脂肪在肝脏周围堆积,从而诱发酒精肝。若仍然不节制的喝酒,那么将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癌。尽量做到滴酒不沾,必须喝酒时应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和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分别控制在25克和15克。

温馨提示

平时避免高脂肪和高糖分以及高热量饮食,以免增加肝细胞承受的负担,降低代谢脂肪能力,促使脂肪在肝脏内沉积,从而诱发脂肪肝。注意饮食清淡,远离重口味食物;通过低温方式来烹调食物,避免油炸或油煎。与此同时也不能随意用药和保健品,以免加重肝损伤。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