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运动诱发的哪种损伤均会造成疼痛。轻度损伤疼痛并不严重,没有必要口服止痛药;疼痛难忍时需听从医生建议用镇痛药物,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能清除局部炎症因子,缓解疼痛感。常用的镇痛药分为外用药和口服药,适用于不同的类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很大差异。
缓解运动损伤造成的疼痛,该如何选择药物?
1、外用药
应用广泛的外用药有依托芬那酯乳膏、双氯芬酸钠软膏,还有法斯通凝胶、氟比洛芬巴布膏等,特别适合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也能用于肌肉拉伤。受伤急性期第一步是冰敷,24个小时后才能涂抹外用药。涂抹时应保证局部清洁和干燥,尤其是涂抹软膏类外用药时,一边涂抹一边慢慢按揉,利于吸收;贴剂贴在患处就行。值得提醒的是,不一样的药物,使用频率不一样,还需按照说明书执行。出现感染性创口、皮肤破损处不能用外用药,也不可大面积用。外用药期间应观察有没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和发红等,症状严重时应及早停药。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未满12岁的儿童谨慎用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是绝对禁忌人群。还要了解,洛索芬钠贴剂或许加重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所以患者用药时应谨而慎之。
2、口服药
口服药适合任何损伤类型,常用药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塞来昔布胶囊,还有洛索洛芬钠和双氯芬酸钠。当剧烈疼痛时可小剂量用药,用药时间应安排在饭后。口服药仅仅能暂时止痛,不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长时间用药可伤害肝脏。就拿布洛芬举例子,若是布洛芬缓释胶囊一天服用一粒就行,其他类型的布洛芬24小时内用药次数控制在4次,连续用布洛芬应低于5天。口服药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可伤害肠胃,所以消化道溃疡者应谨慎用药;同时孕妇、产妇也要慎用。
温馨提示
无论是哪种运动损伤,口服用药或外用药物时都要咨询专业医生,不能自行用药,以免伤害肝脏和肾脏以及肠胃。用药前需仔细看一看说明书,了解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若用药3~5天后效果不理想,还需及早去医院做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