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干燥综合征来袭,医生建议试试中药代茶饮

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步降低,不少人感受到秋燥,而秋燥,无疑也加重了干燥综合征患者症状。除皮肤干燥外,干燥综合征患者更会出现严重的口干、眼干症状。

我国人群干燥综合征患病率约为0.29%-0.77%,而在老年女性中患病率可高达3%-4%。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干燥综合征发病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外分泌腺遭受淋巴细胞的浸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刘慧介绍,干燥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口干和眼干,这是由于外分泌腺受到淋巴细胞的浸润,导致分泌功能减弱。

具体来说,眼干的症状包括:眼部有异物感、烧灼感、砂砾感、畏光等,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加剧。口干的症状则表现为:在食用饼干或面包时,需要频繁饮水才能咽下,夜间可能需要起床饮水。此外,患者的牙齿可能出现片状脱落,严重者仅剩下牙根,味觉减退,口腔菌群发生变化,舌炎的发生率增加。“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其他外分泌腺也可能受到影响,例如呼吸道、鼻腔、咽喉、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刘慧补充道。

刘慧提醒,其实不仅口干、眼干,出现肌肉和关节受累、乏力等干燥综合征典型表现时,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风湿科就诊。干燥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近端肌无力,通常症状较轻,肌酶检查结果可能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约50%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可能伴有关节炎。关节炎好发于手部、腕部和膝部,通常是对称性的、间歇性的,X线平片上显示为非侵蚀性和非致畸性。

“全身乏力和疲倦感也是干燥综合征的特征之一,这与全身性的炎症状态有关;少部分患者可能因共存的甲状腺病变而出现这些症状。”刘慧指出,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病变,如肝转氨酶轻度升高,罹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神经系统病变,如肢体疼痛和麻木;血液系统病变,如贫血、白细胞减少,患淋巴瘤的风险可能增加至常人的5-44倍;心血管系统受累等。

“干燥综合征整体预后较好,绝大多数患者仅有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治疗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韦尼表示,大部分患者只需采用人工泪液、人工唾液缓解干燥症状即可,但合并内脏损伤的患者则需要规范使用抗风湿药物。

韦尼认为,中医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明确的疗效,尤其是改善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方面。例如,采用中药代茶饮治疗,以口干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以使用麦冬、太子参、黄芪、沙参等中药代茶饮,以眼干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则可以使用枸杞、菊花、石斛等中药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