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环、项链会过敏,是怎么回事?

金属首饰过敏现象,医学上也叫做接触性皮炎。

其实,金属引起来的这种问题很普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金属过敏,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这种过敏。

什么是金属过敏?

金属过敏,顾名思义,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金属元素产生的过敏反应,表现在皮肤上,就是上面提到的“接触性皮炎”。

金属过敏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特定金属(如镍)与皮肤细胞结合,激活免疫(免疫系统会这种金属误认为入侵者),从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金属过敏的发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就是“过敏圣体”,天然会对金属首饰过敏。这在医学上称作“个体的遗传素质”。

除此之外,是否过敏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皮肤屏障是不是完整、接触金属首饰的时间和频率。举例来说,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皮肤出汗会加速金属离子的释放,从而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作妖”的金属——镍

引起过敏的金属里面,最为普遍、嫌疑最大的金属成分就是镍。甚至,镍引起来的接触性皮炎,还有一个专有称呼,叫做“镍皮炎”。

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它不仅有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而且价格低廉、光泽度高,因此很受工业界的欢迎,广泛应用在耳环、项链、手表、眼镜框、皮带扣、智能手环等饰品中。

有研究表明,镍离子在汗液的作用下更容易溶出,所以,在夏季或潮湿环境中佩戴含镍饰品会更容易引发过敏。

铬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金属,广泛存在于珠宝、拉链、皮带扣等物品中。铬对部分人皮肤的刺激性较强,接触后容易引起皮肤红肿和脱皮等症状。此外,铬还常用于皮革制品的染色和加工,因此,接触某些皮革制品也可能引发过敏。

钴常用于蓝色染料和金属合金,尽管不如镍和铬广泛,但也可能偶尔引起皮肤过敏。含钴物品通常包括某些金属饰品、瓷砖颜料和医疗器械,对于钴过敏的人来说,长期接触这些物品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

金和钯

金和钯通常被认为是惰性金属,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在长期佩戴或免疫系统较为敏感的个体中。对于此类过敏,可能需要避免佩戴低纯度的金属制品。

以下症状,提示金属过敏

医学上,金属过敏是一种典型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它的特点是首次接触的之后,只有内部的免疫反应,让身体产生特定的T细胞,目的是负责识别和处理外来物质的免疫细胞。等再次接触过敏的金属后,才会产生症状,出现接触性皮炎。

正因如此,症状通常在初次接触金属后的几天内才发生,但有些人可能在多次接触后才出现症状。

医生一般会查看皮疹细节,询问是不是有接触特殊物品,了解发病情况。通过蛛丝马迹来综合确定是不是金属过敏。

如果表现不典型、难以确诊,或者想知道具体过敏的成分是什么,医学上,我们可以借助过敏源检查来辅助诊断。这种过敏原检查特指 “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是一种可靠的皮肤测试方法。具体步骤是,医生将含有不同常见致敏金属的贴片贴在患者的皮肤上(通常是背部),24~48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是否出现红肿以及红肿的程度,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金属过敏以及过敏的严重程度。通过此方法,可以明确哪些金属会引发过敏,以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开这些过敏原。

有金属过敏,还能佩戴首饰吗?

不少人会有误区,觉得金属过敏后就要和所有首饰说再见,其实不然。

我们可以既要又要(既戴首饰,也要皮肤健康)。下面是一些能采取的措施:

选择不含致敏金属的饰品:避开确定过敏的首饰,改为选择纯银、18K金、纯钛或铂金制成的首饰,这些金属较少引起过敏反应。当然,也可以考虑换成非金属材质的饰品,具体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

使用保护性涂层: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在确定过敏的金属首饰表面涂上一层无色指甲油,可以一定程度隔绝金属与皮肤的直接接触。不过这会有风险,因为这种涂层可能会随着佩戴磨损,需要定期重新涂抹。如果这样做了还是反复过敏,那最好还是替换掉。

保持皮肤清洁:佩戴首饰前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出汗后长时间佩戴含镍的饰品,目的是减少金属离子的释放。如果局部能定期使用保湿产品,则会更好,因为研究证实,这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皮肤屏障功能。

金属过敏后,怎么修复皮肤?

医学上,有很多办法来治疗金属过敏。

如果过敏比较轻微,没有严重干扰正常生活,那么可以选择外用药物来治疗。最常用的就是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比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它们一来可以控制皮肤炎症反应,二来可以间接止痒,一般连续用几天到1、2周的时间就能治愈过敏。

不过,如何选择最佳的药膏,用药的细节,以及具体用到什么时候,最好是看医生,不建议自己盲目用药,因为药物偶尔会有副作用。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比如肿胀、瘙痒很明显,范围很大,有时候会增加口服抗组胺药物(俗称抗过敏药物),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它们对减轻过敏症状有一些额外的帮助。

总结

金属过敏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性皮炎,主要由含镍(尤其明显)、铬、钴等金属的饰品引起。了解金属过敏的成因、症状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在佩戴饰品时减少过敏风险。对于已知金属过敏体质的人,选择低致敏性的饰品材质是预防的关键。此外,在出现过敏症状时最好是及时停止佩戴相关饰品,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作者:唐教清 皮肤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审核:冯珺 国药同煤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