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掉牙是自然规律?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牙齿脱落是无法避免的,但其实牙齿本身并不会因年龄增长而自然脱落。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8020”原则,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该还有20颗功能牙。临床上也可以常看到,一些接近百岁的老人,牙齿基本是完整的,有较好的咀嚼功能,能充分地摄入营养。
那么,牙齿脱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 牙周病是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造成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的牙齿脱落问题,50%以上与牙周病有关。
牙周病会导致细菌侵犯牙龈和牙槽骨,造成牙周炎、牙龈炎等。
而牙周炎的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腔异味等。如果不治疗,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炎不可逆,它也是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头号杀手”。
2 牙齿脱落的其他原因
龋齿:牙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龋齿,它也是造成我们牙齿脱落的第二大病因。
龋齿未及时治疗,会侵蚀牙神经,导致剧烈疼痛,甚至发展为根尖周炎或牙根感染。严重的龋齿,可能无法修复,只能拔除。
咬合错位:咬合错位可能会间接引发牙齿疾病。首先,错位的牙齿会造成咬合创伤,使牙齿受力不均匀,局部牙齿受力过大。时间一长,可能会造成牙齿提前脱落。
其次,牙齿不齐,会造成牙齿拥挤,容易使牙齿菌斑堆积、藏污纳垢。哪怕坚持刷牙、洗牙,可能也无法清洁干净。调查显示,40岁以后,这些拥挤不齐的部位,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牙周病。
刷牙方式不当:刷牙方式不当,如习惯横向刷牙,可能导致牙齿颈部楔状缺损,增加牙齿折断的可能性。
外伤:外伤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常见原因,容易发生在牙前区,如打篮球时被球撞伤,导致门牙变松,甚至脱落。
3 3个方法自测牙齿是否健康
看牙龈颜色:如果牙龈呈浅粉色,说明比较健康。如果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说明可能存在炎症,牙齿有脱落的风险。
看牙齿的颜色:健康的牙齿一般是乳白色,龋齿则可能是出现黑点或黑线。
龋齿的早期表现是,在牙齿的某些特定位置,比如牙齿的窝沟、点隙,出现黑点或者黑线。虽然看着不起眼,也没什么症状,但已经在侵蚀牙釉质了,被称为浅龋。
如果龋坏进展到牙本质,被称为中龋,牙齿容易酸软、冷热敏感。如果龋坏深入到牙髓,破坏了里面的血管、淋巴系统、神经,就会出现自发疼痛。最后进展到牙根,就会形成根尖周病,此时牙齿可能就保不住了。
看刷牙时是否出血:如果刷牙时发现有出血现象,或者吃东西时发现上面有血迹,说明牙龈可能发炎了。
4 衰老对牙齿的影响
虽然衰老并不必然导致牙齿脱落,但牙齿和牙周组织也会出现增龄性变化,具体包括:
牙龈萎缩: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逐渐退缩,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敏感。
牙釉质磨损:长年累月的咀嚼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逐渐磨损,增加蛀牙风险。
唾液分泌减少: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更容易滋生细菌。
5 如何预防牙齿脱落
做好日常口腔护理: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齿间隙的残留物。饭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堆积。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清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
健康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少吃高糖、高酸食物,避免损害牙釉质。
及时治疗口腔问题:发现蛀牙或牙龈出血等问题时,尽早就医,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