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饿肚子?这些误区要避免

不少人减肥总是难见成效,这可能是步入了减肥误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超刚教授指出,从饮食到运动,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式,不少减肥方法看似有效,实则暗藏陷阱,以下这些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减重=饿肚子

身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基础代谢率会大幅降低,如同进入“节能模式”。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便会报复性反弹,并且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合理的饮食计划应保证每日基础代谢所需热量,通过均衡膳食逐步制造热量缺口,才是可持续的减重之道。

误区二:不吃主食

主食是减重路上的“冤大头”,很多人把碳水化合物视为“洪水猛兽”,一点米饭、面食都不敢碰。事实上,主食是人体主要的供能来源,尤其是大脑依赖葡萄糖供能。长期缺乏主食,身体会分解肌肉来供能,同样会导致基础代谢下降,还易引发疲劳、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误区三:用蔬菜水果做代餐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仅靠它们代餐是不行的。水果糖分含量不一,像榴莲、荔枝、甘蔗等含糖量高,吃多易导致热量超标摄入;蔬菜蛋白质、脂肪严重不足,长期代餐会造成营养失衡。

误区四:迷信“零脂肪”食品

很多人以为“零脂肪”就能敞开吃,实则不然。这类产品为弥补口感,往往添加大量蔗糖、果葡糖浆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热量可不低。看食品标签不能只盯脂肪含量,更要关注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总热量,选择低糖、高纤维、高蛋白的天然食物。

误区五:烹饪方式随意选

粤菜烹调中多以清蒸为主,追求食物原汁原味,这是十分适合控制体重的烹调方式。在减重过程中,推荐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和重口味,减少对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