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高丽营镇突出“三个导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党支部凝心聚力、严格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三个导向”,扎实推进学习教育,有力促进了村庄建设各项工作开展。

突出目标导向,确保学习取得实效。党支部以抓常抓细抓长为目标,积极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一是搭建经常性载体。确定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村党支部党员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结合例会制度,支部班子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明确要求全体党员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二是搭建全覆盖载体。针对有的党员在外务工、集中学习比较困难的问题,开通高丽营一村微信公众号两学一做微信群,每周至少发送一次学习资料,开展线上学。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确保学习教育不落一人。开设村党员广播站,每周二、四晚对全村广播半小时,普及两学一做基本知识,在全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搭建开门学载体。在原原本本组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合各类学习资源。每月播放一次红色电影,邀请村里的老党员讲党史、讲革命事迹,组织村评戏团编演《乡村歼敌记》,让大家切身体验革命发展历程,使党章党规学习真正入脑入心。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支部堡垒作用。村党支部把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瞄着问题发力、对着问题整改。一是建立问题清单。在支部找、群众提的基础上,确定整改任务,并划分到人,保证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有效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二是严格党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结合学习、交流、研讨等,做到班子周周讲、党员月月讲,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每季度一次党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提高服务能力。依托党群1+1+X服务模式,实施党员划片包区,1名党员带领1名村民代表服务多户村民。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室、党建联络室,实现29项工作村民办事不出村。推行为党员和村民代表免费订报、为7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为村民购置便民服务车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突出实践导向,积极引领村庄发展。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将学习教育与村庄建设相结合,做到了两促进、两不误。一是亮身份、明职责。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争当五好党员(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活动,评选五好党员。在党员户家门口悬挂“一村党员户标牌,党员自觉配戴党徽,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当表率、作示范。在村规民约制定工作中,组织党员入户发动群众参与修订工作。开展村规民约星级户评选活动,两委班子和党员带头执行标准、带头垂范,全村村规民约星级户贴星率达98%以上。三是干实事、促发展。为了给村民打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区一事一议”资金120万元,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带头,带动党员群众出工出力,把村里沉积多年、长1500多米的臭沟改造成暗沟,并新建了村民活动场所、荷花池和停车场。通过整治路面、绿化村庄、更新设备,换来了一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支部和党员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和广泛赞誉。密云区采取多种形式上好党课   

七一前后,密云区结合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活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讲党课作出具体安排,确保每个党支部都能集中开展一次党课活动,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受到深刻的党课教育。

一是开展集中讲党课。各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遍在所在党支部、所在单位以及分管或联系的基层单位为党员集中讲党课,交流学习体会,分享成长经历,强化交流互动。

二是开设党课大讲堂。按照党员干部需求,定期在区委党校开设党课大讲堂,邀请中央党校和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解读、答疑解惑,扩大教育范围,提升党课质量,增强学习实效。

三是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区党史办组建党史宣讲团、由区直机关工委组建党员宣讲团,到基层单位开展巡回宣讲活动,用生动的语言、身边的故事,教育感染广大党员,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是开展上讲台活动。在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举办的各级各类轮训班、主体班次中,围绕两学一做主题灵活安排部分党员干部讲党课,增强党性修养,凝聚发展共识,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五是录制党课微视频。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党龄的优秀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录制成微视频后通过区级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做贡献、服务群众践宗旨。

截至7月10日,全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共计680余次,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1400余次,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上级党组织领导讲党课210余次,党员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