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44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1918年,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做了一阵子名副其实的“北漂”。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一行离开长沙前往北京,路费是找朋友借的,路遇大雨,经过两天两夜才最终到达北京。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6:46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毛泽东的一首《蝶恋花》,我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里的“骄杨”指的就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战友——杨开慧。他们的爱情故事还是从北京的胡同里开始的。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5:09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西行漫记》中写到毛泽东对斯诺说了这么一番话:“李大钊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从此以后,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一说,似乎已成定论,其实未必如此。在《北京大学总务处图...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53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后不久,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率先成立。10月的一天,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个人,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秘密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1920年...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37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1920年4月的一天,几位所谓俄文《生活报》记者,走进了北大红楼图书馆主任室,采访、会晤李大钊。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受列宁派遣的维经斯基、季托夫、谢列布里亚夫和翻译杨明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中国情况,与...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5:10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元代古刹慈悲庵西侧的三间敞轩,就是陶然亭,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晚清以后,这里逐渐荒芜,人烟稀少,恰好易于避开当局耳目,不少革命者在这里开展秘密活动。为了开展驱...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38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1963年,高一涵回忆:“李大钊回京后,等到陈独秀从上海来信,才向我们报告此行的经过。”由此可见,“相约建党”一事,确实是李大钊事后不久才告诉高一涵。当年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朱务...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42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句话出自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一文。陈独秀一生先后五次被捕,其中一次就在五四运动时期。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47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纷至而来。不少学生分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但他们对于“工是劳力,读是劳心,互助是进化”的工读互助却很着迷,希望通过劳动,实现“人人作工,人人...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34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经蔡元培同意,在景山东街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北大为研究会拨了两间房子,大家都叫它“亢慕义斋”。其中“亢慕义”是德文...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51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1919年11月,在《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发表两万六千余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从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时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的...
主讲人:刘岳 时长:00:04:40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市委组织部
简介: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位南开同学:他是天津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我的领导,他口才好,比我能煽动。这位同学就是马骏,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中国革命的先驱。如今朝阳区日坛公园里,还依然保存着马骏烈士的墓和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