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在纳米铝孪晶变形领域获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军团队及合作者,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铝/非晶氮化铝多层膜,并在铝层中观察到明显的纳米孪晶和9R相。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材料学报》。

纳米孪晶作为一种特殊的微观组织可为金属材料带来诸如高强度、高电导、高稳定性等优异性能。但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具有中、低层错能的金属材料,如铜和银等,而在具有高层错能的金属如铝中很难形成纳米孪晶组织。

据研究人员介绍,9R相是一种扩展的非共格孪晶界,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层错结构。由于在铝中9R相比纳米孪晶更不稳定,其制备难度亦高于纳米孪晶。该团队提出基于异质界面物理和界面化学的铝层纳米孪晶和9R相形成机理,即氮化铝非晶层中未成键氮原子向铝层中扩散,形成了氮原子从界面到层中心的梯度分布,在降低界面处局部层错能的同时,由于梯度作用从界面处诱发了纳米孪晶和9R相。由于氮原子分布梯度与铝层层厚密切相关,因此形成了纳米孪晶和9R相的层厚尺度效应。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