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机器人智能停车场试运行,“倒车入库”不再头疼!

有车一族都知道在一个车流量大的停车场寻找一个停车位比上路开车要难得多,你很有可能围着停车场绕了几圈还是不能明确的找到一个车位,尽管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位,却因为旁边的车停的七扭八歪而头疼。为了缓解“停车难”的社会现象,首都国际机场建造了机器人智能停车场,这是国内机场首次引入机器人自动泊车功能,该停车场将于本月月底试运营,届时“倒车入库”将不再头疼。

纵观停车场发展史,从地上停车场发展到地下停车场,从道闸抬杆发展到自主刷卡,从智能机械平面横移立体停车场发展到机器人智能停车场,每一次发展都彰显着人类智慧的伟大,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么首都机场机器人智能停车场究竟有什么高科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无需自己停车,机器人完成“倒车入库”

车主只需要将爱车停到泊车房门口,停车机器人就会载着托盘和上面的汽车自动驶入车库停车位,从而完成“倒车入库”的程序,整体时长不会超过1分钟。但值得注意的是将车停到泊车房门口的时候需要停放整齐,等待显示屏出现“请停车“标志。如果没有出现“请停车”的标志,代表车头或者车尾不正。

二、停车机器人装有自动感应器,可躲避障碍物防止剐蹭

首都机场机器人智能停车场共有8台机器人,每一个机器人都自带感应器,可自动调节行驶速度,完美的躲避任意障碍物,防止剐蹭现象的发生。不仅如此,首都机场停车场采用全封闭式管理,限制了非车主人员以及非工作人员的进出,进一步降低了剐蹭率与物品丢失率。

三、体积小、耗能低、全天候待命

8台停车机器人都是电动的,耗能十分的低,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他们的体积十分小巧,可自动“游走”在停车场的任意角落,无论是转弯还是躲避障碍物都十分的轻巧。但他们的体积虽小,却可以搬运重量高达3.5吨的“物品”,并且可以连续工作6个小时,当电量不足时他们可以自动充电,呈现全天候24小时待命的状态。

除了8台停车机器人,首都机场机器人智能停车场还132个停车位和6个泊车房,这种配备方便了大众的停车需求,而且并不会产生资源浪费的现象。笔者认为,这种停车时长不足1分钟的机器人智能停车场应该大力推行,因为它不仅是“互联网+停车场”时代的象征,还是解决停车痛点、整合城市停车资源的新型技术。这种类型的停车场体现了建筑智能化的优势,而且总体建造工程量小、造价低,可有效地控制车辆分流,减少人工劳动力的资源浪费。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