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面积最大、停车数量最多、统一管理的智能化单体地下停车场——前门商业区地下停车场一期工程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启用。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提前体验这个停车场的智能化。
区域标识明确
驱车前门东路,路边不断有停车场的指示牌,沿大江东路到南晓顺胡同,车场入口处,红色指示牌上写着“来了您呐”,老北京的问候语让人倍感亲切。
驶向地库,无需停车取卡取票,一路畅行。原来,这是用车牌识别的方式计时计费。
进入地下,记者在停车廊道转了一圈。沿路的标识可真丰富。悬挂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着“欢迎光临某某区”,墙面的红色喷涂标识大约有40处,标明车库上方所对应的商业区功能分区,每个拐弯处都有详细引导。两侧的墙柱上是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整体图,上面清楚显示着停车场范围、开放区域、入口、洗手间、人行出口所能到达的商业区等信息。这样从地下就可以找到地上想去的商户,就近停车。
记者想去位于鲜鱼口美食街的一家餐厅,一路按标识引导,来到“老字号美食区”,找了一个靠近电梯的车位。据介绍,目前建成的地下停车场内共有17部电梯,28个步行梯。
来到电梯口,左边墙面上是一幅商业引导图,标注着由此可到达的商户名称和门牌照片,右边的电子屏滚动着地面区域风貌图。地上还有一台触摸屏查询机,可快速查询车位和店铺信息。
智能系统快速找车
吃过午饭,记者又在附近逛了逛,见到岔路口有地下停车场的标识,坐电梯下去,门一开,已不是原来的位置。这么大的停车场,怎么找车?
其实这也不难,记者在电梯口的商业引导图下方看到一排黄色提示:“找不到车?电梯口设有反向寻车系统,欢迎使用!”中间还有白色的小字“将您的车牌号后五位发送短信至01067016666,即可查询到您的爱车。”
记者先试了试短信查询,几秒钟,系统就回复了车位,接着在查询机上点击“车辆查询”,输入车牌号后两位“
过去在地下停车场总是犯晕,不是找不到出口就是回来找不到车,可是在这里,抬头、转头,随处有标识,各种智能查找设备快速便捷,怎么绕都不怕。
此外,车库还有车位预定系统,游客可以用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输入车牌号和手机号即可预定车位,待车行驶到车位附近时,识别系统将控制挡杆自动抬起。
各种智能系统将前门地面商业区和地下停车场呼应融合,游客从到达、停车、购物、寻车,全程都在智能化的引导下。
采光井送阳光
前门大街管委会主任葛俊凯介绍说,为增加地下空间的采光和通风,停车场采用通透设计,整个区域内设有9处采光井,阳光可以照进地下车库,有别于传统停车场的昏暗,“客人会更感舒适。”
停车场一期位于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大江胡同及台湾文化商务区地下二层,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有466个车位。目前智能化设备已安装到位,具备使用条件。待整个停车场竣工后,总面积将达到10.6万平方米,规划机动车停车位1791个。
整个停车场结合地面商业功能分区,从北到南划分为五个区域,在连接地面商业区的同时,四通八达的行车走廊在地下连接起整个前门商业区,与地面交通相互配合,集约利用了老城区土地资源,将有效缓解老旧城区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