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女性中最主要的癌症。记者10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焦保卫研究员课题组和陈策实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发现了乳腺癌干细胞的调控新机制,为这种顽症的靶点治疗和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重要路径。
陈策实研究员介绍,三阴性乳腺癌缺少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是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高复发和预后差的一类乳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化疗药物能够杀死正在分裂的肿瘤细胞,却不能有效作用于肿瘤干细胞,从而导致肿瘤干细胞的富集,进而产生三阴性乳腺癌的耐药性。因此由肿瘤干细胞介导的耐药性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研究难点之一。
结合三阴性乳腺癌单细胞测序数据,研究团队鉴定了一个在乳腺癌干细胞中高表达的基因——SGCE。表型分析发现,此基因对于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不可或缺。在机制探讨上,发现它与E3泛素连接酶c-Cbl相互结合,导致下游通路被阻断,并最终抑制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它在乳腺癌干细胞中高表达时,会促进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维持、肿瘤细胞迁移、化疗药物和靶向EGFR抑制剂的耐药性。
研究发现,EGFR在超过50% 三阴性乳腺癌病人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乳腺癌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密切相关,然而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拉帕替尼等虽然在肺癌等其他实体瘤疗效显著,但是这些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但去除乳腺癌干细胞中基因的高表达,则可以促进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从而为EGFR和其他靶点的联合治疗提供新策略。国际期刊《前沿科学》(Advanced Science)最新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