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北京前门大街上销售的奶皮子糖葫芦。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话题“女子迷上奶皮子糖葫芦吃出糖化脸”登上网络热搜。这款近期走红的糖葫芦虽是消费新宠,但高糖高脂让不少人的脸悄悄变成了“糖化脸”。
糖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皮肤老化
“‘糖化脸’是指皮肤因过度发生糖化反应,加速老化后呈现的状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营养医学硕士王艳丽介绍,吃了过多的糖后,体内多余的糖像调皮黏人的“小捣蛋鬼”,在身体里四处“闲逛”,还会紧紧黏在各种蛋白质或脂类上,最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
王艳丽进一步解释,皮肤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组成了维持皮肤紧致与弹性的“支撑结构”。而AGEs会直接破坏这些蛋白,导致皮肤松弛、暗沉发黄、长皱纹。
奶皮子糖葫芦并非简单的“水果+奶”
奶皮子糖葫芦外观十分诱人:微黄带麻点的奶皮裹着亮晶晶的糖壳,搭配红艳艳的山楂、草莓……一口下去,酸、甜、脆、润的口感层层交织。但这份美味背后藏着“甜蜜陷阱”。
其实,它是北方经典小吃糖葫芦的升级版:糖葫芦+奶皮子。其中,山楂富含果酸,能促进消化,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也较为突出。糖壳主要由白砂糖和水熬制而成,食用后糖分被人体迅速吸收,血糖会短时间内显著上升。
至于奶皮子,传统奶皮子营养尚可,但市面上多数网红款为了追求顺滑口感和稳定形态,常用奶油、糖、奶粉等混合制成,脂肪含量和热量密度接近冰淇淋。因此,这串糖葫芦并非简单的“水果+奶”那么健康。
并非人人适宜
从奶皮子糖葫芦的构成来看,它固然香甜可口,但并非适合每一个人。若不小心吃多了糖,该如何补救?王艳丽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控糖减主食:当天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量,杜绝含糖饮料和甜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添加糖控制在25克内,而一串奶皮子糖葫芦的含糖量已超标。
二是调整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替代油炸和烧烤,因为后两种做法会产生AGEs。
三是补充抗氧化物:多吃深色蔬菜(菠菜、西蓝花、羽衣甘蓝等)和浆果(蓝莓、猕猴桃、桑葚等),有助于对抗AGEs对身体的损害。
四是养成好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坚持规律运动、保持平和心态,能助力维持皮肤年轻状态。
王艳丽特别提醒,尽管糖葫芦中的山楂本身是健康食材,但外裹的厚重糖衣与高脂“奶皮”结合,让它变成“糖油混合物”和“热量炸弹”。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及体重控制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

